第一卷第十五回 海晏河清惊梅花(3/5)
是当下大宋最流行的款式,高泰云看的出女子这服饰能值价,他不想过多惹事,只点头示意。转身吩咐弟子喝茶,准备随后进城寻都亭西驿住下。
宋人旅行时,沿途都有歇息的亭舍和树荫。路旁的亭舍,是行人小憩之地,也是躲避雨雪的主要场所。在宋代旅舍收入巨丰,朝廷和平民都在道旁开店,颇为常见,道路旁每隔数里都有歇息亭,这在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尤盛。如两浙衢州至江东信州之间的路上,就有许多建得极为讲究的亭舍,故而道路行人众多。史称其“华堂逆旅,高屋盖道,憩车系马,不见晴雨”。
各国来的使臣,有专门的驿站住宿。京都建有千多间的都亭驿、都亭西驿、来远驿、怀远驿……等,中原官府沿途建驿舍,那数以万计的流星马铺,是各地归朝军将都有歇息之舍。
高泰云一路行来,感觉中原确实财大气粗,这房产建设赶上后世了。朝廷给福利没得说,鼓励百姓到道路边建房开店,给行人提供住宿方便,还能免除杂赋劳役。
闻言宋庭以蔡京为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这蔡京是新法主力,虽然后面些年贪赃徇私,但前面这几年主推的新法不错,这蔡京和童贯都是主战派,不可让其抓大理国把柄。
北宋这几年,一直到打败西夏的时间内,几十年间本是国力处于蒸蒸日上的朝廷,实在是后期一把烂棋毁了中原。宋徽宗也并非腐儒所言无能之辈,平衡党争,立西北军,改良了占城稻,解决百姓肚子问题,让人口破亿。
中原内部出现了最大的问题,是集拢财力,顾着发展经济和军备,忽视了平民。各地百姓的土地被巧取豪夺,赶失地农民进城为富人打工,编饥饿的贫民入禁军,军卒并无战斗意志。靠着精明的政客和几个将门,在冷兵器的时代是没有帮助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没地之人就是破家亡身,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夺取土地都是灭亡之祸。后代的工业化,圈地上楼,只不过是缓和矛盾,转移了劳力,换汤不换药。土地才是百姓传家立身的动力,你把人家给后代生存的命根没了,人家怎会为你拼命,不找你拼命就算和气的了。
高泰云看着眼前这些繁华,用旁观者的眼光看着。他知道终宋亡元立,也没大理啥事儿。大理蛮夷不服王化,甩给任何一个朝廷,就算推行改土归流,都是要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