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有些不近人情(4/6)
一轮弯月,目光深沉。他的亲信李英走上前,低声说道:“殿下,听说太子派人前往地方支援那些士子了。他的动作虽快,但未必能完全挽回局势。”
朱棣冷笑一声:“哼,他越是急于稳住局势,越会露出破绽。地方事务错综复杂,这些士子根基不稳,只要稍加挑拨,便会自乱阵脚。”
李英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不过,据属下观察,那些士子似乎有些棘手,他们并没有完全陷入困境。”
朱棣转过身,目光如电:“那就继续加大力度。本王要让朱标明白,这天下之局,不是他能轻易掌控的。”
清晨的阳光洒在通州县衙的红漆大门上,陈清站在后堂内,面前的桌案上摆满了堆积如山的粮仓账簿。他目光微凝,仔细翻阅着一页页记录,眉头逐渐皱起。
县令刘仲文坐在堂内另一侧,神色不耐。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冷哼道:“陈大人,您从京城远道而来,劳心费力,不如稍事休息,这粮仓的事,本县自有办法处理。”
陈清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刘大人,下官感念您的好意,但粮仓账目与百姓生计息息相关,不能有半点马虎。如今账目不清,粮仓亏损严重,若不立刻整顿,恐怕会影响百姓的秋粮。”
刘仲文放下茶盏,语气带着几分嘲讽:“陈大人初到地方,可能不知这通州的难处。这里士绅势力盘根错节,粮仓问题并非一日之功。您要整顿,可以,但本县劝一句,莫要强出头。”
陈清心中一沉,但面上依旧平静。他微微一笑,拱手道:“刘大人所言极是,下官正是因为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才希望能与您同心协力。毕竟,粮仓问题不是下官一个人能解决的。”
刘仲文看着他,眉头微皱,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陈清带着几名衙役和账房先生来到通州最大的粮仓。粮仓门口堆放着几袋破旧的麻布口袋,空气中隐约飘散着一股霉味。陈清捡起一袋,打开检查,果然发现里面的粮食已经发霉。
一旁的账房先生连忙解释:“陈大人,这些只是陈粮,平日里并不流通使用,您不必担忧。”
陈清摇了摇头,面色凝重:“不流通?若是灾年,这些粮食救济百姓,又怎能不担忧?而且账目上未曾提及陈粮的数量,为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