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4)
汇报的官员说话都打起了磕巴!
“祥瑞啊!天大的祥瑞啊!”曹嵩也激动不已。
“太好了!走!赶紧去向天子报祥瑞”
随后曹嵩看向一旁的侍从和几个差役,说道:“你们几个留下,不许任何人靠近和收割这里!”
随后众人兴冲冲的向着城内赶去。
“众卿说的是真的?”
听到众人的汇报,刘宏此刻也开始激动起来。
“是啊!陛下,您看!”
说着曹嵩取出两袋麦粒,然后当着刘宏的面开始一粒粒数了起来。
刘宏急声问道:“好啊!好!大司农,按你们推测,若是培养成功,能够增产多少?”
“按照这个情况推断,最少会增加两成!而且此种小麦,根系广而长,径竿粗,应该具有较强的抗旱和抗风能力!”
曹嵩略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将这种植株的优点娓娓道来。
“张让!赵忠!”
“诺!陛下有何吩咐?”
刘宏几乎是怒吼出声,吓得两人一个哆嗦,当时跪倒在地。
“立刻!持朕节符,调五百羽林军去那里,除了在座的诸卿和农学院的人,任何人不许再靠近那里!”
“诺!”
张让和赵忠接过刘宏的节符,匆匆离去。
“大司农,你们赶紧过去,将所有相同的植株全部找带来研究培育!一旦成功朕绝不吝啬,之前承诺定会一一兑现。”
“诺!”
“等等!”
刘宏出声阻止了众人然后说道:“朕以为,应该和那里的土地和老农的种植有关,卿等也好好询问调查一番!”
“诺!”
待到众人离开后,刘宏一脸兴奋的转过身,看向挂在墙壁上的大汉舆图,目光缓缓扫过大汉周围所有的地域,一丝贪婪油然而生。
很快,一队羽林骑兵在张让和赵忠的带领下快马加鞭的冲出了皇宫向着城外奔驰而去,惊的两边的路人纷纷打听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徐州,随着秋收的正式开始,阳球和张俭就一直呆在刺史府,除了派人下去盯着收货和统计税收以外,一直也没搞出什么动作。
本就提心吊胆的徐州豪族,再一次齐聚曹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