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京路上(2/3)
祸患,不过在下此举未曾事先禀告,有僭越之嫌,还望主公见谅。”
“另外,借此事也可正高天下之人才,高顺等人才堪大用,吕布昏庸,不可尽用其才,而主公则不然,只要才能卓越之人,入得主公麾下,便是降将之身,也可人尽其才。”
“只待高顺将军再立功勋,名扬天下之时,天下奇才必会视主公为当世明主,奇才毕至之期不远矣。”
曹操闻言,看着陈忠说道:
“我重用宗亲,在先生看来,可是错了?”
陈忠摇了摇头,说道:
“所谓时政,因时而变,因势利导,世家如何而来?无非就是一批功勋之臣开枝散叶之后形成的血脉亲缘的羁绊。”
“主公对世家为恶颇为不喜,岂不知百年之后,这些宗亲大将的族裔便会成为未来最大的世家?”
“便是当前,曹氏后裔便在地方多有不法之举,主公并不是看不到吧,如今主公尚在况且如此肆无忌惮,可想主公百年之后又是何等模样。”
“况且世子也需要扶植自己的势力,以便将来可以继承主公之志。”
曹操闻言,看向远方缓缓道:
“先生考虑的是,我今年也四十有五啦,是该为昂儿做些打算了,我那个弟弟仗着功劳也是肆无忌惮的很,一旦我不在了,昂儿恐怕还真用不动他。”
陈忠明白曹操说的是曹洪,这货仗着救过曹操的命,恶心人的事儿可是没少做,就那皮赖性子,将来仗着叔伯的身份给曹昂难堪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而且若是熟知历史就能明白,到了三国末期整个儿大汉可谓人才凋敝,曹操曾经依仗的这一批文臣武将,其子嗣之中当真是青黄不接。
尤其是曹氏一门的宗亲们,曹操那一代人的兵法、韬略、智谋可是半点都没继承下来,只剩下了阿谀构陷的本事。
要不是短短两三代人就堕落成那个样子,司马一门也没有机会窃得大位了。
曹操其实自己也不是不明白这些,不过他自己也是有苦难言,曹操起兵之初饱受世家力量掣肘之苦,任用曹氏与夏侯氏一门。
也是试图扶持起自己的势力与老一辈的世家争夺话语权,实际上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弊政,世家掌握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