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所谓道家(1/4)
自酒宴过后,一路上陈忠与蔡琰再也没有与许褚产生过多交集,这也是陈忠与许褚两人之间的默契吧,主要还是为了避嫌。
实际上对于曹操南征这件事也是不久之前陈忠才想明白的,毕竟原本陈忠有想过让曹操暂时放弃对东吴的讨伐,转而去经略西域一带的。
然而灭掉袁氏之后曹操态度与行事风格上的转变,让陈忠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是曹操向着君主蜕变的过程,就如蚕蛹化蝶一般。
自己若是贸然出言干涉,恐怕非但难以成事,反而还会祸及己身,想想后来刘备尽起大军讨伐东吴,那诸葛亮和赵云也去劝了,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呢?
而且曹操也不是刘备,他不需要借用复仇的名义,毕竟天子就在他自己掌握之中,想讨伐哪个,只要一纸诏书就行了。
想到这些,陈忠也就释然了,既然曹操要打,那就任由他放手去做好了,他要做的只能是争取提前解决掉北方最后的隐患,以便曹操兵败之后有时间稳定局势。
不过现在是陪蔡琰出来祭拜蔡邕的亡灵,其他的事都往后放放,这么想着便促成了此次西行,不出陈忠所料,这一路行来两人的关系急速升温。
若不是环境不太合适,只怕蔡琰都要开始考虑三胎的问题了。
说是去为蔡邕扫墓,但实际上却不仅如此,蔡邕的墓地实际上是在陈留尉氏蔡邕的故居处,去长安一方面是要去蔡邕身陨的地方祭灵,随后再回转陈留墓前祭拜。
另一方面,则是陈忠要借机考察一下长安的防务,以及三辅之地的战争潜力,以便对讨伐凉州提前做好准备。
蔡琰却不清楚陈忠的心思,只是知道出了洛阳八关之后,陈忠一路上常寻沿途百姓闲聊,诸如家中近况、生活压力等问题都在陈忠了解的范围内。
蔡琰只当是陈忠借故考察民情,以便返还许都之后便于向曹操谏言罢了,哪里知道这不过是陈忠在进行战前调查。
这傻姑娘八成是觉得陈忠心系天下,成天的傻乐。
陈忠也不点破,默默的享受着傻姑娘的崇拜,自己也是乐在其中。
钟繇将三辅治理的还算不错,毕竟几年前这里还是被董卓等人荼毒的地方,如今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
不过风景真心算不上好,这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