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参加诗会(2/3)
麓兴学院却属于私塾。
只是麓兴学院兴办的目的不是赚钱,反而是教育这两个字最原始的阐释:教书育人。
因此对家境一般但有天赋的学生,学费会便宜许多,而那些挤进来的官宦子弟,费用则十分高昂,以此维持整个学校运转。
魏高奕所说的淮峰山离麓兴书院不远,几十年前,大儒张鹤平曾路过时,在这山上留下一首著名诗作《咏淮峰》,淮峰山也因此出名。
后来修建的南戊亭,则成了广大学子们经常举办诗会的地方。
这次的诗会发起人正是魏高奕,是个规模不大的诗会,大部分还都是麓兴书院的学子,贺临没考上的同窗们。
因为离漳州有点距离,所以贺临是坐马车来的,驾马的是湘昆,而她还把小桃带了出来。
小桃平日里在漳州官邸闲着,贺临看她无聊的样子,想着淮峰山的景色也不错,所以带上了她一起,算是让她透透气,反正也不是什么大场面,而且今天来的学子们,身边大多也有小厮随从。
魏高奕比她到的更早,此时就站在山脚下的路边,迎接到了的同窗们。
湘昆停了马车,搬出脚凳,小桃先下来,随后才扶着贺临出来。
刚下过一场雨,泥巴的山路有些湿滑,但空气很清新,贺临下车后深深吸了口气。
有人认出贺临,弯腰同她见礼,贺临认出是以前不太熟的同窗,微微拱手算还礼。
魏高奕原本隔得远,看的并不真切,但还是认出了贺临。
毕竟贺临的样貌身形都是一等一,人群里十分打眼的存在。
他快步走过去,拱手:“长赢。”
“博信,我没来晚吧?”
“没有,来的正好呢。”魏高奕侧身做出请的姿势:“顺着石阶路往上走便能看到南戊亭了,你先上去吧,我还要迎夫子。”
“哪位夫子?”
“梁公。”
麓兴书院学生众多,不止有温老先生一个夫子,贺临听闻温老退下来后,麓兴书院又请来了曾在国子监当过祭酒,现在因病告假回乡的梁秉生来讲学。
要知道那可是国子监啊,整个大庆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无数学子削尖了脑袋都想进去的地方,而祭酒的位置就相当于校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