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百官朝议上(2/4)
上官员皆身穿朝服,三公等显赫之臣则头戴高山冠,袍服外佩挂印绶手持笏板,笏板上则是写着需要陈奏的意见。
在百官朝会殿前排两列依次站立着在朝堂中最为位高权重之人,汉代朝政议事大多百官有自己的位置,议事时皆双腿并膝坐在地上。
百官朝会殿由于面积小于南宫崇政殿,加之今天官员人员数量,故而所有人皆是站立殿中,百官之首为太傅袁隗、太师卢植站立在百官最前,皆在等候天子刘辩的驾临。
辰时二刻。
在一声由虎贲卫士发出的天子驾到后,刘辩迈进百官朝会殿的殿门,百官皆齐身转向殿门方向朝刘辩匍匐跪下。
刘辩走到大殿之上,坐在銮座上,指示众臣起身。
刘辩打量殿下,只见前排依次而列:
太傅袁隗、太师卢植;
司徒王允、司空刘弘、太尉崔烈;
卫尉张温、光禄勋士孙瑞、太仆袁基、太常卿马日禅、太中大夫杨彪、河南尹司马防、执金吾镇军大将军丁原;
尚书令郑泰、御史大夫何颙、辅军将军黄埔嵩;
以及韩馥、孔侑、张咨、刘表、刘岱、荀攸等臣。
中后排则是以光禄勋下诸中郎将、郎官之首的武官及九卿中太祝令、太仆令、太医令、祭酒、博士、礼官大夫、谏议大夫等属官依次排列。
刘辩一眼望去,殿中已然矗立百人左右。
“众卿,自先帝崩殂朕继位以来,大汉朝堂波诡云谲,风云际会。不过匆匆数月,大将军为宦官所害,十常侍亦得以尽数伏诛,朕与太后及皇弟陈留王险些落入外臣之手。”
“幸得太傅袁隗,在大将军被害以后,以太后诏命尽灭十常侍,又有太师卢植不顾安危,星夜护送朕与太后出雒阳以避难,皆是国之柱石。”
刘辩继续对殿下众臣言道。
“如今汉室天下,外有匈奴、鲜卑等时常侵犯我朝疆土,边疆重地又有韩遂等军阀叛汉自守,各州各郡皆受到黄巾之祸的危及,皆起义不断。然究其所因,皆数十年来之日积月累,致使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
“朕欲重申政令,多举良策以安百姓,对于往日一切有损百姓的举措全部废止,并且整顿吏治、奖励农耕、轻徭役减赋税、恢复民生、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