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汉十三州牧(2/3)
控军队,文官集团则是以荀彧、荀攸、钟繇、陈群为核心的颍川士族集团,颍川四大士族为荀、陈、钟、韩。
东吴则是士族主政,淮泗派陆、朱、顾、张则掌控军权。
除开此外在东汉末期地方上最为显赫的士族大家有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弘农杨氏,五世三公以及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氏、泰山羊氏、下邳陈氏等分布在各州各郡影响极大。
究其原因则是汉朝末年时期选官取官皆由士族弟子垄断。
皆因世家大族弟子出身高贵,自小拜名士学习,而汉代虽有蔡伦改良纸张,但大多仍是以竹简形式存在的书籍,下层寒门出身弟子则缺乏教育资源,又无法接触士族大家。
灵帝时期特地在雒阳开办鸿都门学,招纳寒门子弟,但所学内容大多为文学艺术类目,以至于并无懂得治理地方政务的人才产生。
灵帝曾下令蔡邕校正儒家经典、最终将儒家七经抄刻于石碑之上,供人们学习观摩,在印刷术及纸张未大面积使用和流通时,刻石成经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未几,刘表、刘岱、丁原、张温受到刘辩诏命后来到德阳殿。
只见刘表、刘岱虽朝服在身,头戴文官冠帽,一身儒雅文士之风。
身旁丁原形象则完全相反,虽然与刘表、刘岱一样服饰,但丁原本武将出身,处处彰显出勇武之气。
四人站成一排参拜刘辩,在刘辩的示意下随即起身。
刘辩开门见山,说出有意让刘表、刘岱、丁原、张温出镇地方州牧的想法。
刘表、刘岱表示身为汉室宗亲,为天子分忧责无旁贷,对刘辩的想法表示绝对服从。
随即张温、丁原相继表示遵从刘辩的任命。
刘辩见四人态度后继续说道。
“如今地方各州郡,叛乱起义皆尚未平定,诸卿任地方后当遵从朝廷政令,安抚百姓,剿灭叛乱,同时当实施朝廷屯田之策,吸纳流民!”
“再者,诸卿上任州牧后,要监督地方郡守,严格施行朝廷所制定以各郡招募常备军不得过万人的政令,如有郡守佣兵过多而不整改者,有私自藏兵者,皆当奏报朝廷处置!”
刘辩对四人言道,随即走到丁原身旁。
“镇军大将军昔日便为并州刺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