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征辟令(2/3)
尚书台所拟定朝廷政令与在朝议中所定政令无误。
随即命令尚书台照会太傅、太师及三公府,择日制成新朝十二政令并迅速下发,传达至天下十三州一百零五郡。
刘辩而后问向郑泰。
“朕欲征辟名士入朝,郑尚书立即草拟求贤令,发布各州郡,令地方推举名士入京!”
刘辩又对身前卢植、袁隗说道。
“素闻蔡邕才华横溢,精通经史,又精于书法,传言其隶书造诣出神,为当世之最,不知其现居于何处?”
听闻刘辩提起蔡邕,卢植与蔡邕素来关系匪浅,随即上前对刘辩回答道。
“蔡邕自因罪流放朔方,几经周折,如今在吴会之地,陛下可是要征召蔡邕入京?”卢植回答。
“蔡邕既有文才,可任治书御史、侍中等职,可为朝廷览才、校正先贤典籍,如果埋没江湖岂非可惜!”刘辩对卢植言道。
“陛下英明!”卢植拱手回答。
“另外素闻颍川荀氏素有门风,荀氏子弟中可有举荐之人入京?”刘辩继续对卢植等言道。
袁隗随即回答:“荀氏荀攸如今在朝中任黄门侍郎,臣听荀攸曾谈及其叔荀彧,荀彧举孝廉出身,何颙曾称其具有“王佐之才”,如今便在朝中出任守宫令之职!”
刘辩听闻袁隗所言后,在短暂的思考和联系后随即拍手大笑。
“哈哈……哈哈!”刘辩突然的举动震惊到袁隗、卢植。
卢植不解道:“陛下何故发笑?”
刘辩笑着回答:“荀文若既有王佐之才,如今却去掌管纸笔墨砚等用度,不让天下人笑朕不识才否?”
刘辩回答道,卢植与袁隗等人随即才明白刘辩发笑的原因。
刘辩随即向郑泰言道:“诏命荀彧为尚书仆射,协助尚书令执掌尚书台,荀攸为吏曹尚书与荀彧同入内朝,征辟蔡邕为博士兼治书御史,崔琰为卫尉,钟繇出任御史中丞,掌管御史台,监察百官!”
刘辩下达具体征兆名单后又询问卢植道。
“太师乃海内名士,可有门生举荐?”
卢植见刘辩向自己发问,便如实回答道:“臣昔年曾收门生三人,幽州公孙瓒有勇武胆气,曾在幽州多次立有战功,如今为奋武将军,唯有涿郡刘玄德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