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东窗事发(6/7)
,权力最重;其中右司使,常年在秦州北部的各郡县之中巡游督查,左司使曹纯都则坐镇总坛、监察四方。
“哎……”
良久之后,他放下手中文书,揉了揉眉心:
“这几个月来,我们的扩张遭到了更多的阻力。”
“尤其是在秦州南部,堪称举步维艰啊。”
太平道的势力,主要扎根于中下层,特别是在乡镇村野、寻常百姓之中,影响力甚大。
这种发展战略,实际上相当大的原因,是为了避开和三姓两宗的正面冲突。
毕竟——
秦州太小了,锅里的肉早都分的差不多了,已经容不下一个新的顶尖势力崛起。
尤其是太平道,崛起不过短短二十几年、底蕴太浅,若没有太平道主坐镇的话,实际上连阳江景家、曲庄孙家这种老牌世家都不如。
可问题是:
即便扎根于中下层,可太平道发展到了今天,和其余势力的冲突、摩擦,照样难以避免。
左司使曹纯都,正是为此忧心忡忡。
“各郡上报的杂事,愈发繁琐,许多事连我都不敢擅自决断。”
“偏偏道主老爷,闭关都快一年了,还是没有出关的迹象。”
“还有公子爷,也不让人省心……”
一想到通元道人,他不禁愈发头疼起来。
这位道主唯一的亲儿子,才情天赋极高,素来性情狂傲、洒脱不羁,还喜欢游历四方、时常不见人影。
别说指望他帮忙处理太平道的事务,不添乱就是好的了。
就像这一次,通元道人跑出去几个月了,了无音讯,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公子爷不知道跑哪去了,可别是跑出秦州了……”
正当曹纯都如此想着的时候。
“轰!”
他陡然感到眼前一黑,恍若一层深沉的天幕笼罩而下。
三尺之外:
无数道流光萤火,在虚空中喷涌而出,迅速凝聚为一道身形枯瘦、头扎玉簪,身着古朴黄色道袍的身影。
他面皮枯黄,大袖飘飘,像是风中麻杆,却偏偏有种令人心折的气度。
“道主老爷!”
曹纯都面色一变,连忙跪下行礼,欣喜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