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独裁者(1/6)
“历史上的独裁者多了去了,但独裁者和暴君这两个词不是绝对代表着负面的。”
“毕竟如意要按照大部分人都的认知……罗斯福就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大独裁者。”考虑到这个时候提起慈父可能有些敏感,陈树生果断选择了另外一位同时代的人物。
你们不是常说只有阿美莉卡大自由民主制度才能让国家强大吗?
不是都说阿美莉卡在二战正式开始之前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那我问你,1933年美国刚刚经济危机,制造业农业全面崩盘。
当时可是1933年,不到十年二战就开打了,阿美莉卡是靠着民主熬过经济危机重新发展制造业和重工业的吗?
回答我!
还不是彼时的罗斯福事施独裁手段,强行拉回了经济,用物流手段拉低了贫富差距,让富人们交出了自己百分之九十四的财富。
毕竟如果当时不用这样的办法,彼时的阿美莉卡搞不好就要再来一次内战了。
并且就算是打了内战,情况也不会变的更好,因为当时的经济危机早就波及到了一个全世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资产阶主义国家,基本上让彼时的经济危机给搞崩溃了。
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世界大战说不定会提前到来,毕竟如果走投无路了,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将会是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唯一选择了。
而彼时罗斯福总统当时的手段就是一个个完完全全的独裁者对于那些富人们来说,罗斯福就给了他们几个选择。
要么被一无所有的穷人给吊路灯,所有人一块被烧死。
要么被军队的坦克开进院子,被炮弹轰开大门没收全部的财富。
要么就是乖乖的交税,同意罗斯福签署的一切法案。
这样的事情选择并不困难。
在泛黄的历史档案上,罗斯福签署行政法案的照片边缘已经微微卷曲。
陈树生的通过dni可以完美复现当时的场景,指尖划过那段记载着“94最高税率”的文字,指腹下的纸张粗糙得像彼时华尔街银行家们紧绷的神经。
1933年的美国地图铺展在桌面上,红色的经济危机重灾区标记像未愈的伤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