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谦虚内敛不居功,逢人就夸表忠心(2/3)
还会有谁能记得,这个团结犁铧,是团结大队的知青改良的?
所以说……
记者发现,然后一报发出天下知,这叫热搜。
而层层上报,然后内部表彰分果果,这叫公告。
好处如何,影响力如何……那是天差地别。
想要达到利益最大化,显然是找记者同志过来最好,也就是大队长人脉还不够,最高只能踮起脚够到省城的记者同志,否则,按照苏溶溶的想法,最好是直接将京城的记者请过来才最好。
到时候,他们团结大队扬名,知青点的大家受益,记者同志也发掘了大新闻……
这叫什么,这叫双赢!
不,三赢!
苏溶溶给自己的智商点赞,所以很多时候,有好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宣传策略,这样才能让产品迅速的被更多人知道啊。
…………
“苏同志你好。”
记者同志中长的最为成熟的孙永走到苏溶溶身边,旁边还跟着那个挂着相机的记者同志,张南山。
孙永笑呵呵的询问苏溶溶。
“刚刚听林同志说,这个团结犁铧的思路是苏同志提出的,能请小苏同志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样改造犁铧的吗?还有,小苏同志看起来似乎十分年轻,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农业知识的?”
苏溶溶:……不是都告诉林若谷,介绍的时候不要提到她吗?
果然,林大哥这种老好人,是肯定不会贪功的。
好在,苏溶溶也有准备。
“其实我就是瞎想的,真正的改造都是林大哥主持的,至于为什么会这么想……我就是觉得翻地太辛苦了,一个犁铧只能翻一块地,那是不是两个犁铧一起工作,就能让工作量减半?我把这个想法和林大哥说了之后,林大哥就用他丰富的知识,带入到实践之中,才有了如今的团结犁铧。当然,在实际改良过程中,林大哥负责主持,知青点的其他同志也都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大队也特别支持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改良农具,大队长还给与了我们很多支持,可以说,团结犁铧的诞生,有知青们的努力,也有整个团结大队的支持,所以我们才想着将这个改良的犁铧叫做团结犁铧,这,是我们团结一心的证明。”
苏溶溶一番话说的,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