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开盐场,长安盐大卖(1/3)
第二天城门一开,就陆陆续续有人快马离开长安城,奔向各方。这些人都是前往各地报信的。
自从上次洛阳被程咬金坑了一把,买光全城的猪崽后,洛阳县令就派了专人在长安打探仙人广播的消息。只要仙人开了广播,第二天立即飞马回报,免得被长安人钻了空子。其他地县也有样学样,派了人手在长安打探消息。
这次仙人传授的制盐之法影响太大,可以说关系到大唐的每个人。
因为每个人都要吃盐。在大唐,人可以自己种田,自己织布,很多东西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但盐不行。不是每个地方都近海,或者有盐湖盐井,这就意味着得去买盐。
古代各大朝代都实行盐业官营,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要买盐来吃,官府实行盐业专营,就可以提高盐价,获取高额利润。
而大唐是为数不多的不实行盐业官营,让民间自行经营盐业的朝代。因为民间大量地制盐,才使得大唐的盐价相比其他朝代不是很高,只是产量不够,才使得盐价略高,百姓得省得点吃。
仙人传授的制盐法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所有有封地的皇亲权贵以及世家大族都在查他们的领地里有没有盐湖盐井,山林里有没有岩盐。如果能找到这些盐场,那就发了。
以前没有仙人的制盐术,就算有盐井也没用,产出的盐大多是毒盐,没人要,那块地就是废的。现在不同往时,这些盐场一下子身价暴涨。
洛阳城如果没有人飞马报信,抢先知道了消息,恐怕没多久就会有人来低价购买这些有盐场的土地了。
现在长安城里有点权势的人都想开盐场捞一把,找盐矿,办盐场,打算在盐业市场上分一杯羹。
这些权贵各凭手段,大肆购买有盐场的土地,这一天就有十数块土地换了主人。
虽然朝廷没有实现盐业官营,但官府占着最大的资源,要开办盐场,必然远胜他人。
李世民坐在御书房里,看着舆图。
在长安以北六百多里的地方就有一个花马池湖,这是一个从秦汉就开始开采的盐湖。这么重要的盐场自然掌握在朝廷手中,是朝廷的一大收入来源。
有了仙人传授的制盐法,李世民当然想用这些法子扩大盐场的产量。
段纶正在一旁听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