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唐冲压机,甲胄轻松做(2/3)
的嫩芽越来越多,越长越高,想象着田里一片金灿灿的画面,想象着粮仓爆满的景象。
李泰伤好得差不多了,他也忙了起来。
气象站的记录越来越多,他拿着一张张的看,看到了冬去春来的温度变化,原本用身体来感知的温度变成了纸上的数字,这是多么的神奇。
在这些数字中,他看到了温度不是一成不变地从低变高,而低低高高不断反复,最终升高起来。
他觉得如果研究一年两年,也许就可以总结出温度的规律了。
而水文站的记录也让他充满兴趣。
三月雨水充足,各水文站的水位也在慢慢抬高,这种数字正好反映了雨水多寡对河流的影响,这又是值得研究的地方。说不定研究几年的,看水文站的记录就可以提前预知这一年是否会有干旱。
这些都是需要长年累月去研究的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
但今天就有一个重要的实验要进行,大唐第一台冲压机要进行第一次试验了。
这次试验在工部进行,不但朝廷的几位大佬全数到场,连李世民也来了,可见朝廷对此的重视。
工部建造的这台冲压机,是费了大力气铸造出来的,有着沉重坚实的底座,上面架着铁梁,梁上吊着沉重的滑块。
这个滑块也是铸造的,铸成方方正正的,如同一个巨大的铁印玺。
在大唐人的理解中,冲压就像盖章,印玺用力往下一压,就印好了。只不过印玺印的是纸,而冲压机印的是铁板。
这个大滑块的四边被卡在四条竖杆上,固定住不让其横向移动,只能上下移动。
大滑块的下方凸起,这是根据要冲压的形状了铸造的,对正下方的模具正好吻合。只要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中间的铁板必然会被冲弯成预定的形状。
大滑块上方被铸造成一个方框,这是李泰设计的,因为如果靠铸造实心的滑块来增加重量,成本太高。李泰把滑块上方做成方框,然后让石匠凿出大小合适的石块放入方框中固定好,就可以轻松地增加滑块的配重了。
一切准备就绪,十几个壮汉从两边拽住绳索,将滑块拉起,一个工匠迅速把事先准备好的铁板放在滑块下方。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