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首情歌送听众,仙人论道说印书(2/3)
长安听众都觉得他料事如神,真是个高人,但这样的高人再次举荐了诸葛亮,听众们对诸葛亮更为期待了。
刘备更是决定要去请诸葛亮出山。
可是第一次去,童子说诸葛亮外出未归,值得遗憾而回。回去的路上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交谈几句,竟然也是个贤士。
第二次冒着风雪前去,又没见着,但见到了诸葛亮的兄弟、岳父、好友,无一不是贤士。
李世民道:“人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诸葛亮往来的人都是贤才,自然佐证了诸葛亮也是位大贤。”
自从晋阳起兵以来,聚在他身边的都是贤才良将,正因英雄相惜,他们才会聚在一起共谋大业,打下这份大唐的基业。
“刘备仁义,才引得这些大贤为其效劳,似曹操这般,徐庶致死都不愿为其效力。”李世民想着,又专心听后续。
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却遇到诸葛亮午睡。张飞早已不耐烦,但刘备仍劝阻张飞,耐心的等待诸葛亮醒来。
三顾茅庐,刘备终于得见诸葛亮,而诸葛亮果然不负众望,一个隆中对定下三国大局。
不懂历史的百姓只觉得诸葛亮就是个世外高人,那些真正懂的人却知道诸葛亮定下三分天下的计策,让弱小的刘备竟然有资格与两个强敌三分天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诸葛亮出山,果然不负众望,开始显露一身才华。
孙权拜周瑜为大都督,开始图谋霸业,攻杀黄祖,屯兵柴桑。
荆州城公子来求计,诸葛亮教他守江夏。
夏侯惇杀奔新野,诸葛亮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埋伏在博望,调赵云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埋伏放火,火烧博望坡,大败夏侯惇。
诸葛亮一战成名,不但让关张二人敬服,也让听众们拜服,等了这么久的超级牛人一出手,果然不凡,让听众过足了瘾。
过完三国瘾,又到了论道时间。
“长安的听众们,上次我曾说过造纸术,想必大家已经造出纸来,长安已经不再缺纸。
有了纸就可以读书写字,可是书从何而来?
据我所知,长安还是以手抄书居多。手抄的速度慢,还容易写错,不如印书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