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活字字模谁书写,满朝文臣都来争(1/3)
李泰将试印出来的文稿拿去给李世民看,还给他展示了印刷板和字模。
李世民对此十分满意,当即命令建造印刷工坊。
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一套完整的字模。
大唐的字有两万多个,再加上有很多字在一页书里会多次出现,这些字要做多个字模,粗略估算,大概要做25000个字模。
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幸好这次是用胶泥来做字模,刻画比较容易,速度也快,而且不需要技艺极其精湛的工匠,一般的工匠也能做到。
李世民便召集了一百个工匠同时来做这件事,若每人一天能刻25个字模,十天即可完成。
要做字模,自然要有人先写上一套字,让工匠照着样子刻字模。
而这个书写字模用字的人,他的字将出现在无数的书籍中,流传千古,这个荣誉,大多数文人都不愿错过。
李世民自己也非常擅长书法,楷书很是有特色,不仅端正秀丽,而且还透着一股消散简远的意境,本想自己来写这个字。但想到要写上两万个字,这个量实在是太大了,他本身事务繁忙,自己都感觉吃不消,只能让给他人。
于是在朝堂上说了此事,问谁愿意写一套汉字来做模板。群臣们当场就炸锅了,个个都争着要来写着这个字,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
这种扬名立万,流芳千古的好事谁不争。
孔颖达站出来,说身为孔子后人,自然应当为印书教化世人之事鞠躬尽瘁,这事舍我其谁。
房玄龄站出来,说身为一国宰辅,自当为朝廷效全力,他自认书法还算不错,愿意亲自书写这些模板字。
世家之人,更好名声,更是纷纷处理请求担此重任。
朝堂之上,除了武将,只要是文臣,基本上都站出来了,有些人即使资历和书法都相差甚远,仍旧站出来请命,万一被选中了,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李世民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局面,并对众臣说道:“此次书写印字的模板乃是大事,不可马虎。能担此重任之人必须德高望重,而且要写的一手好字。”
李世民一提出要求,出列的大臣一下子退下了大半。
这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