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书上印标点,从寒门开始(1/3)
弘文馆的课业结束后,李承乾就去面见李世民,跟他说了要建学馆的事。
李世民思虑了半响,才说道:“高明,你可知道。全国上下,多半的私塾都是世家的,只在长安建一个学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父亲,虽然建一个学馆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今日长安建一个学馆,明日洛阳再建一个学馆,终有一日,学馆会多过世家的私塾。”
“好,有志气。既然如此,此学馆就以东宫的名义来建吧,此事你全权负责。”
李承乾得到许可,自去找人建学馆。
两日后,李泰求见李世民,献上了一套新版的《论语》。
“父亲,儿新近印制了一本《论语》,特来献给父亲。”
“哦,青雀,我记得《论语》已印过一批,在长安大卖,这一本难道有所不同?”
“父亲一看便知。”
李世民翻开书页一看,这本《论语》的内容没有不同之处,但字词之间多了一个个小逗点和小圆圈。
他略微想想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便笑着说:“青雀,你这是怕人家不会断句,替人家把句读给标上了。”
“父亲圣明,一眼就看出来了。”
“哈哈哈,这有什么,这种事我小时候读书时也看过。那时我在书中断句处用笔点上小点做标记,还被先生骂偷奸耍滑。我只是一个人偷奸耍滑,你倒好,印在书上,让所有人都偷奸耍滑。”
这时候的文字都没有标点符号,读书人要自己断句,称为句读。每个读书人读书时都要学句读,会断句,否则无法正确地读书。
所以教书的先生才会把那些偷偷标上断句的行为认为是偷奸耍滑,因为这样无助于他们自己学会断句。就像后世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在书上标上汉字谐音来帮助记忆,这样的做法也会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利于英语的学习。
李泰对此却不服:“父亲,这可不是偷奸耍滑。华国的文字就用了这种标记来断句,我只是跟他们学的。”
说着还拿出那瓶酱料来证明他所说的。
李世民看着酱料标签上的标点,没有说话。
李泰又说:“我觉得标上句读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