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臣唯有此一求(2/3)
霁后的青竹,风骨犹存。
萧云凝心尖微动,在他那只言片语间,有股说不明道不清的情绪悄然攀爬上心头,琢磨不透。
撕开他温和的面皮下是透进骨缝里的冷血冷情,却又不然。
为了心里所牵挂的人喜乐安康,他弯得下一身傲骨来求人。
萧云凝忽地想起萧濯之前跟她说的那番话。
——他这辈子有三种人永远不会利用和背叛,一是待他好的父母亲人,二是所效忠的君主,第三便是心上人。
——皇姑若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以考虑考虑。
萧云凝心绪万千,见她有些出神,君尘渊低声唤了两句,萧云凝蓦地清明过来。
君尘渊笑意渐深:“长公主这般瞧着臣,莫不是心悦于臣,舍不得臣走了?现在挽留的话,或许还来得及。”
萧云凝跟着笑出声,难辨褒贬道:“君公子真是幽默风趣。”
她走向桌旁,将书卷搁在案上,烛火散出的光拉长她窈窕的身影:“殿下是本宫侄儿,你姑母是本宫皇嫂,不用君公子嘱咐,本宫也会关照好他们的,你还是担心自己吧,别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军中可不比京城干净多少,在这追名逐利的世间,处处都有阴谋诡计,别把自己的命作没了。”
君尘渊盯着她静默片刻后开口道:“长公主这是在担心臣?”
萧云凝缓缓笑了一声:“夜已深,你我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太妥当,门在那,好走不送。”
翌日朝堂上,先是宣布毕家谋逆作乱,罪诛九族的行径,由刑部负责监斩毕党一派所有相关官员,可谓是给朝中来了场大清洗,接着是曹晖递上证据洗清君家的罪名,萧元驹下令给安国公重新进行厚葬,百官必须都去吊唁,最后才宣布让君尘渊从军带兵去北境的事。
立马有大臣站出来反对道:“皇上,依我朝律法,凡是丁忧期间的官员,皆不得带兵出征,须得三年守孝期过,如今安国公才辞世两月不到,君公子又未有官职在身,按律在这三年间,从军不可,入仕也不可。”
之所以会有这条律法,那是因为先祖认为丁忧期间的人有丧在身,难免沾着不少晦气,因此怕这晦气带到朝堂上来,所以才定下这条没有人情味的律法。
君尘渊站在大殿中,目光微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