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科学成分不高(2/3)
不同的药材材料,份量是购买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的,但关小洛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似乎儿戏了点,这样随便的份量搭配,科学成分不太高的样子。
另有两种材料,是在药材相互融合的时候加进去的催化剂。
按照书本教程进行处理后,得到三碗糊状物质,然后拿起其中两种混合水和添加催化剂,再进行充分的搅拌,停放十分钟左右,再把第三碗药材加入,过程中需要稍稍加热,大概温度控制在六十度左右,这个有点难,需要考验控制技巧和火候掌握。
关小洛连续失败了四次,才总结出经验,调整好火焰温度控制,在第五次时终于把药液进行了充分反应,凝结出半碗淡黄色的晶莹药液,对比之前喝过的那瓶营养药剂,他感觉质量差了一些,杂质似乎没有过滤掉,沉淀物也不少,颜色太淡,只能说勉强合成的劣质药水。
原本一份药材能凝结出五到七瓶的药水,他这里恐怕只有不到三瓶的量。
关小洛倒是不以为意,他继续记录实验过程。
“沉淀物质较多,说明材料分量不匹配,某一种材料过多了,杂质较多,可能是反应不充分,反应条件不是最佳状态。三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这些炼药的器具,没有刻度显示,份量不好控制,最好是重新订制一批器材,最好是透明材料。二是加热的工具不好控制,这个符纹火炉只有开关,没有火力大小的控制,三是炼药的步骤没有细节,需要药剂师自己摸索熟悉,过程会浪费不少时间与材料。”
关小洛对比一下,教科书上的提炼配方,更像是中式菜谱,给出了原材料的搭配,做菜时下锅的顺序,什么时候放哪些材料哪些辅料配料,什么时候翻炒一下,什么时候猛火,各种操作确实都明示了,甚至还有亲自示范教导的,但是当你自己操作的时候,还真不一定能做出美味的大餐。
同样的教程,一千个学徒可能会炒出一千种味道,只有真正有天赋的人才能做出令人回味的美味佳肴。
但提炼药剂毕竟不是做菜,关小洛还是喜欢更加精细的配比,精确精准的操作过程,得到可以预计的结果。
他把这称为科学化操作。
后面还有五份材料,他暂时不再提炼合成了,而是在草纸上画了一批新工具的设计图,准备拿去商会找人定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