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制造精盐(2/4)
亮一些,就是不怎么耐烧。估摸着能用半个时辰,得赶紧把精盐做出来才行。
家里以前还算富裕的时候买了一些盐,因为吃的比较慢。粮食早就吃完了,盐还剩了一些。
生火烧水放入粗盐,粗盐在热水里溶解的很快,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些浑浊的盐水。
静置一段时间,让泥沙沉淀下去。
去掉泥沙后上面的盐水还是有些浑浊,下一步需要过滤。
宋小川看了看,家里用来蒸东西的布拿来过滤正好。两层布叠在一起,让盐水慢慢的渗透过去。
过滤完之后,盐水果然变得干净多了。
此时若是蒸干做成盐,其实已经挺干净了。但想要卖高价,就要精益求精。
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多次用蒸布过滤,二是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活性炭的制作也不算复杂,但为了这么一点点盐不值当的,干脆就再过滤几遍。
每次过滤后,都把蒸布用清水洗干净拧干,再次过滤的时候盐水就会更加干净。
干净的盐水加热蒸发,变成了饱和卤水。
此时若是放在那里让它自然蒸发个一两天,会得到一些结晶的盐块。
把盐块敲碎,再仔细的碾成粉末就是精盐了。
另外一个方法是大火加热,让盐分快速的析出,锅底会出现一层均匀的白色结晶盐。
薄薄的一层结晶非常细腻,就不需要再碾碎了。
出现白色的盐以后要赶紧熄火,干盐继续加热会造成锅底受热不均,容易引发爆炸。
宋小川用手指沾了一点尝了尝,还好没什么苦味儿。
如果有苦味儿,还需要多一步化学置换的过程。
看着又白又细的精盐,他小心翼翼的收进罐子里。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粗盐是每斤三十文钱,细盐是每斤二百文钱,像这样的精盐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买一斤要足足一两银子。
一贯钱是一千文铜钱,一两银子正好能换一贯钱。
三斤五两的粗盐经过提炼去除杂质以后,大概能够做出三斤一两精盐。
这个损耗不算大,但价格直接涨了三十倍,利润那是相当的可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