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被骗了(2/3)
见为实,比起朱元璋带有说教性质的讲述,他们自然更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景象。
“咱们这还没出直隶,还不知道其他地方百姓生活如何。”
朱标叹了口气,觉得肩上的压力更大了。
“其他地方也是大同小异,也许江南百姓生活能好一些,可也好不了太多。”
“这还是国朝初创,抛荒的土地不少,许多百姓有自己的田地。若是再过几十年,百姓繁衍生息,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的生活会更苦。”
对此朱橚倒是可以预料。
后世大明灭亡,有人说亡于天启、有人说亡于万历、还有人说亡于嘉靖。
其实从朱元璋定了许多不合理政策开始,大明朝能存续两百多年已经很不容易了。
别的不说,单单那些世袭罔替的亲王,在全国各地就霸占了大片的土地。
河南省一大半的土地,都是藩王们的,他们的土地不必纳税,朝廷收不上来税,面对内有流民起义、外有女真,只能加税。
收辽饷、收剿饷,越收百姓越穷,百姓活不下去,便只能当流民,如此恶性循环。
这还只是藩王,不算士绅优待体系下,免除了徭役税收的读书人。
就像范进中举里写的那样,一个穷书生,一朝得中举人,有人送房子,有人投献,一下子就从一个赤贫变成了小富之家。
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五弟,土地兼并难道不可避免么?”
朱标身为储君,对于土地兼并自然了解,突然就看着朱橚问道。
“要说避免当然可以,如果土地全都归朝廷所有,百姓只有耕种权,没有买卖权,自然也就没有土地兼并了。”
朱橚笑着回答。
“这怎么可能。”
朱橚这法子说了和没说一样,土地怎么可能都归朝廷所有。
别看大家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要是敢动百姓的土地,别说皇帝了,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若是不可能的话,那就只能让有钱有权的人,看不上土地那点收成。或者每当有天灾,朝廷要快速救灾。”
“非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卖地。若非是朝廷不作为,百姓活不下去,谁愿意把土地卖给大户,去给人家当佃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