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首提内阁制(2/3)
,更有甚者表示,皇帝不答应,我们就长跪不起。
没有办法,朱元璋只能含泪答应,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又是君臣相得益彰的和谐局面,当然前提是忽视文臣们仿佛吃了苍蝇般的眼神。
自从汪广洋重新进入中书省,胡惟庸也不好太高调的跟手下们聚会。
可每每有官员办事,总会向胡惟庸讨教,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也免税?可这俸禄确实不多,我们不免税,那我们还要脸么?
最终还是现实的利益,击败了心中的那丝羞耻,要脸做什么,我们要钱,要是我们也能经常得到皇帝的赏赐,那点工资又算什么?
好在朱元璋也没有让他们太难做,下次朝会,表示考虑给官员们涨工资。
于是文臣们心中达成一个默契,什么时候你新的工资标准公布,我们再看到时候要不要上书免除赋税。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这话一点不假,刚才还艳阳高照,没过多久,天空阴云密布。
先生们也不敢让皇子们再上课,便提前放学。
“你小子最近怎么这么规矩,御用监也不去了,现在蒸汽机造的怎么样了?”
朱橚跟着王全来到了乾清宫,按照惯例,王全他们退下之后,朱元璋劈头盖脸的就训斥了起来。
“儿臣之前说过,只是大概知道蒸汽机的原理,现在全靠工匠自己们改进,儿臣前些日子去了一次,发现他们积极性很高,搞出了压力阀,不让蒸汽机里的压力过大,很弄出了冷凝器,这样冷掉的水珠可以回流,这些都是儿臣大概知道,却不知道如何做的。”
朱橚知道,老朱叫他来,蒸汽机只是一个借口,估计遇到什么烦心事,拿自己撒气。
“不要说这些咱听不懂的,咱就问你,改进的怎么样?!”
朱元璋听到什么压力阀,冷凝器只觉得原本郁闷的心情,更烦躁了。
“之前的蒸汽机可以带动两台机床钻孔,现在可以带动五台,他们正在试验将蒸汽机与纺织机结合起来,一旦试验成功,大纺车就可以遍地开花了。”
得知老朱的秉性之后,朱橚也不在意他的一些言语,老老实实的回答。
“早这么说不就结了么!一个个的不说人话,气死咱了!”
朱元璋没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