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闻求救声(1/5)
混沌初开太极转,
斗转星移数万年。
山河草木忘甲子,
黎民百姓祭屈原。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嫡系后人。
屈原曾任楚国上大夫,不仅是位杰出政治家,更是神州古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和辞赋大家,被誉为“诗魂”和“辞赋之祖”。
也许,对每个文人墨客来说,不知道屈原,就好像木匠不知道鲁班,道士不知道老子,文人不知道孔丘,和尚不知道佛陀一样不可思议。
可是,对于那些大字不识,甚至连“下里巴人”都不会唱的草头百姓来说,他们对屈原的认知,或许仅仅在于端午节吃粽子。
而且,对他们来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为了纪念鲁班?
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粽子口味如何?是甜的?还是酸的?是肉的?还是素的?
甚至,有人连粽子的材料和口味,也不是那么在意,而仅仅在意朝廷每年赐予的三天假期。
大荒王朝明文规定,为了纪念忠君爱国体恤百姓的上大夫屈原,每年五月初四、初五和初六这三天,不管王公贵胄,还是渔樵耕读,不管朝廷机关,还是山野乡间,一律停止工作,放假三天。
就连勾栏瓦肆中的说书唱戏、魔术杂技、青楼赌馆等花花场所,也严禁营业,以示对先贤的尊重。
当然,凡是与端午节密切相关事宜,比如买卖粽子,龙舟比赛,酒肆茶坊,米面饭庄等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等密切相关事宜,则一切如常。
这天,正是大荒王朝通和三十六年五月初五,端午假期第二天,也是端午佳节正日子。
日上三竿,风轻云淡,稍稍显露初夏的狰狞。
京城内外,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或浓或淡的粽子香味,让人们谗言欲滴。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匹枣红色的骡子,拉着一辆乌棚马车,顺着宽阔大街,飞快行至马车站旁,缓缓停下。
车夫约有四十多岁,风尘仆仆,非常精神,“吁”的一声轻喝,拉车的骡子,便非常听话地停住脚步。
不等马车停稳,车夫轻快跃下,伸手拉开车门,温言笑道:“公子,到地儿了,您请下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