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李康的人生(1/5)
杨康普通家庭出身,爸爸是出租车司机,由于舍不得买车,和别人倒班,自己开夜班,妈妈是某水果超市理货员,就是最普通的城市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富豪二爷爷,当兵的舅舅之类的。农村出身,凭借老两口敢打敢拼,一个汗珠摔八瓣的玩命,在城里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一套百来平的房子,还略有存款。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了,杨爸还获得过城市先锋的荣誉称号。
由于早期两口子去城市打拼,也没有个固定的住所,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杨康就成了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在农村读的小学。爸妈经常寄钱和吃的用的回来,再加上爷爷奶奶宠他,从小吃穿用度就高同学一等。比如说,他的学费永远是准时准点上交,从来不需要老师上门催促,更不需要老师替他垫着。从来没穿过别人的旧衣服,身上的衣服永远都是家长专程给他买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专门做大了,一点一点放的情况。零食永远是最充足的,甚至还能分给自己的小伙伴,收集了一群小跟班。
就这样,学费不需要老师帮忙,能团结同学,衣着整齐,清爽,成绩也相当不错,一直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就这样,他快快乐乐的长到了13岁,小学毕业。如果正常发展下去,他应该去镇上读初中,然后努力一点,中考考个好成绩,到县里读完高中,看看有没有机会应征入伍,否则也就只能终止学业外出打工了。至于大学,他们全县能有十个本科,县里都得挂横幅庆贺。毕竟穷,连个好老师都没有,从小学教育质量都上不去,到了高中,基础不扎实,怎么补也用处不大了。
但是,杨爸杨妈却是非常明白事理的人,深知读书才是农村娃走向成功的最简洁之路。于是找到了市里最好的中学旁边,买了一套只有四十平的小房子,客餐厅阳台支了一张小床,就成了杨康的卧室。然后凭借学区因素,又交了五万的借读费,成功入学了。杨康班上45个人,杨康排名40。倒不是说城市里教育就比农村好那么多,主要是这个学校面向全市招优秀学生。那种从班级前列变成全班倒数的感觉真不好。
妈妈却告诉他,这个学校是面对全市招生的,咱们村教育水平跟不上,你成绩差一点有情可原,现在你们都是同一起点了,只要咱比他们努力,成绩一定能上来的。杨康真的非常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