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李康的人生(三)(1/5)
就这样,杨康被李世民算计了,还感动地眼泪汪汪的,一心要为明主奋斗终生。在深山老林里,让教导师,训练各种兵种,杨康也在提供各种设备,粮食产量年年增加,新兵也颇具战斗力,空军能勉强起飞和降落,能进行简单轰炸,反正这里也没有其他空军部队,不用联系空中格斗,和频繁的空中机动,这样也就够了。炮兵能够勉强操作一种火炮,倒是装甲部队成型速度比较快。
你说李世民傻吗,这么多人,这么强力的武器交给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人家一点都不傻,李世民留下的人都是他的死忠,连普通军士都是秦王府中军,都是只要李世民一声令下都敢立马对教导师开枪的主。而且还通过各种书信往来,研究怎么对付这种部队。
最后得出结论,这种部队对兵源素质要求很高,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普及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对后勤依赖极大,只要破坏交通线,就能有效的阻碍其部队机动,甚至可以在平原地区战略放弃,进入丘陵和深山,以及河网密布的江南地区周旋作战。而且要注意缴获,以战养战等等。
而对于杨康来说,作为奴隶,没有士族的支持,真的很难有效统治后方,这就给了,别人可乘之机。总之就是这只部队很危险,但是不是不能打,讲究战略依然可以击败他们,而事实上,这也是纸上谈兵,真正打起来才知道,这么巨大的代差,是需要用海量生命和极其顽强的意志填补的。
就这样这支部队参与了武德九年的兵谏玄武门,又大破突厥大军,事宁,杨康赐国姓,改名李康,陛下亲自赐字文泽,封右威卫大将军,领扬州都督,爵封合浦郡公。就这样年仅十一岁的李康一跃而成为大唐顶尖的群体人物之一。又因为在灾旱之年,蝗灾之年,都有所表现,又任检校户部尚书。然后鼓励建军校,训新兵,练海军,任大唐讲武堂检校祭酒。
后贞观三年,领新军征漠北,诛突厥可汗,灭高昌,吐谷浑,吐蕃,后又灭八国,一统西域。盖世奇功,夺合浦郡公爵,敕封宋国公。贞观五年,兴兵攻高句丽,灭扶余,新罗,倭国等七国,彻底平定东方,官进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道行台大总管,追封其父为辽国公,李康子继父爵,一人两国公,可谓风头一时无两。
贞观七年,两路兴兵,一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