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雍正-白色料器香插(2/5)
些小,也可以上拍。”
沈瑜说道:“这件料器可不是民国的,这是清朝雍正时期的宫廷器。”
何年听到沈瑜的话,再也忍不住了。他忽的站起,大声说:“不可能,这件东西,好多专家已经在我们店里看过。料器的制作虽然不错,但是,并无年代证明。
雍正时期的料器大多留有款识。而这件料器没有,所以,不能判定为做雍正时期的物品,按照工艺来看,最多是清末民初。”
王问看到何年有些激动,开口劝阻:“老何,你别急,听听几位老师的意见。”
因为有前车之鉴,几个专家再一次检查料器香插。
杨老说:“小伙子,何年老师说的没错,我看这东西也就是清末民初的料器。你怎么就能断定,它是雍正时期的呢?”
沈瑜说道:“我断定香插是雍正的时期宫廷器,并不是胡乱猜测。何老师所说,雍正时期的料器大多有款识,这一点没错。可是,这种现象并不是绝对的。这件香插的造型和制作工艺,磨刻的纹饰舒展大方,符合雍正时期宫廷器的造型特点。
另外,雍正时期料器中的小型器皿,也有不署款的,在大都博物馆有不写款识的料器。”
一位专家点了点头:“是有这样的物品,但也不能断定你这件就是就是雍正时期的。
沈瑜说:“大多数情况下,小器皿是不署款的,但是这一件,有款识。”
这话一出,嗡的一声,周围的人再次乱了起来。
“有款识?不可能啊。”一位专家再次拿起香插,在底足部分反复查看。
杨老看向沈瑜,带着笑意说道:“小伙子,我没找到款识。你就别让我们猜谜了,直接说出谜底吧。”
沈瑜说:“这件香插的款式用的十分巧妙,没有落在底足上。而是落在了枝蔓旁边。”
于老师拿起放大镜,在香插上一分一毫的寻找。几位专家都站起身,围在他的身边观看。
良久,于老的动作突然一顿,惊讶的说了一声:“在这儿。”
他将放大镜挪动,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上面的雍正年制的款式。
于老师口中啧啧有声,“真是巧妙,款识虽然小,但是一丝不苟,笔画分毫不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