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露香园绣(3/5)
直接用色,而不加绣。
顾绣针法多变,新意颇多,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勾画晕染,浑然一体;并巧妙地采用景物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各种中间色调,进行补色和套色,显得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多样。
顾绣名家中,以明代晚期韩希孟的成就最高,咱们国家几个著名博物院与博物馆,珍藏有她的真品,可以作为比对的样本。
顾绣的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以传统画绣挂幅最为常见,这件关帝像即是其典型之作。”
沈瑜说道这里,停顿了片刻。
旁听的众人,已经被他前面一番讲解,吊起胃口,急切的想听下文。
沈瑜理清思路,才继续说道:“这件作品有顾绣的典型特点,可以判定为顾绣的真品,至于说它的装裱的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看这件作品的大小形制,其最初应该是屏风条幅类的形制,但是,在后来被改制过一次,所以变成了清朝中期的装裱形式。我倒是认为,可以把这外层的装表拆去,只保留画心部分,以它的本来面貌来进行拍卖。
杨老点了点头:“我个人觉得不必拆,保留现状上拍。我们这里几个人,对刺绣研究不多。从现有资料来看,刺绣应该是明代顾绣。我把资料发给博物院的同事,做最后判定。”
彭经理走过来问道:“杨老师,那咱们这合同,应该怎么签呀?”
杨老说:“就按明代顾绣,与明代的青金石雕签约上拍。”
沈瑜和彭经理几人一离开,等待鉴宝的人,还有看热闹的人,更有议论的话题了。
“真没想到,这小伙子的两件东西全是真的。”
“不懂了吧,你别看他年轻,但是,那些专家对人家可是客客气气的。”
“我听工作人员说,这小伙子送来好几件藏品了。”
“你这消息听谁说的?”
有人故作神秘的说道:“我朋友家的孩子,就在人家公司工作。”
有人听到了沈瑜同学间的谈话,把这事情给传开了。
有很多人悄悄地对常贝和万燕指指点点,人们在谈论中,时不时的捂嘴偷笑。
常贝看到了这些情况,他感觉周围看过来的目光中,仿佛都带着恶意,似乎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