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 章 李涛兄弟回商业城(2/6)
。
可怜那个瞎眼老汉,一冲动,她就把老汉三轮车上的2百斤红薯还有地上摆着的十多斤红薯一起要了。
她在心里想着,如果夫人不满意,大不了用她的月银把这些红薯买下来,慢慢吃。
杨小花颔首:“全部洗出来,我想到了一种吃食”。
见杨小花并没有怪罪她,李婆子屁颠屁颠的跑到井边打水,并大声叫道:“巧儿,快把盆子拿出来”。
两个婆子蹲在地上洗红薯,杨小花从厨房搬了两根小板凳,递给两人,让她们坐着洗。
两个婆子岁数比她还大,她可不想两人蹲的时间过久,猛然起身把血管给冲爆了。
“等一下,先把这些洗干净的红薯放到锅里,用大火隔水蒸熟”,
杨小花估摸着簸箕里的红薯够蒸一锅了。
王婶边往锅里舀水边问:“夫人,蒸熟就行吗”?
“对,蒸熟就出锅。”
蒸了十几锅,才把所有的红薯全部都蒸完。
中午吃了两个蒸红薯就算用过午饭。
蒸熟后的红薯放凉了,杨小花拿起一个剥去表皮,然后按照她的喜好,将红薯切成条状,切好后放在簸箕里。
开口说道:“去皮后,照这样切成条形放在簸箕里就行了”。
生豆芽家里准备了不少簸箕,正好用来晾晒红薯条。
看着一个个装满红薯条的簸箕,杨小花说道:“放在通风处,晾晒的过程中要勤于翻动。”
李婆子指着地面说道:“夫人,这里能够晒到太阳,放在这里不行吗〞?
杨小花摇头说道:“晒太阳很容易就让它表面变的干硬,里面却还是湿的,保存不了多久”。
本来红薯干里面柔软一些,还有嚼劲好吃一些。
这里没有干燥剂,也没有保鲜剂。
她宁愿红薯条被风吹得干干的,保存的时间长又不会坏掉。
李婶子两人把厢房里的木架搬出来,放在背光避雨又可以被风吹到的地,簸箕一个个放在了木架上。
杨小花满意的点头:“记得一天多翻几次,一定要勤于翻面”。
红薯干,红薯饼,还可以用土豆炸薯条,杨小花想法越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