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天七两银子(2/5)
生意,她早就算过了,每日供给猪下水的净利润是2两银子,就算不出去卖红烧牛肉面,他们一个月都能赚出来60两银子。
既然有些钱,买个大点的房子,给几个孩子留些隐私也挺好嘛。
周奶奶叹息一声,道:“这年头赚钱可不容易呀,罢了,也是你有本事……”
“要是买这么大的院落,偏僻点的地方,要50、60两银子,镇子的中心地段,贵上10两多银子吧。院子的其他条件再好些,还往上涨。”
宋长宁算着。
之前他们已经算过,在常县的房子是40两,有三个房间一厅一厨,若是同等格局,在镇子上就会降成30两银子。现在自己要求的多,要求多出来两个房间,这个价钱应该是和周奶奶说的差不多。
所以,自己家就算买中心地段的大院落,都能还剩下几十两银子。
忙碌了一天,夕阳落下,天边红霞熨烫,青山绿水处的小村落升起袅袅炊烟。
牛车的车轱辘停下,宋长欢、长嘉两个小的,拎起空空的木桶就往屋里冲,宋长宁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神色疲惫,却不掩笑意。
“慢点!”
将院门关上,宋长宁闻着自己这一身臭汗味和方便面味,忍不住先烧水,准备洗个头洗个澡。
天色渐渐晚了,宋长宁洗完身子后,宋长欢已经烧着灶台,将饭做好了。
“长兄,这是给你带的书。”宋长宁将自己从书铺子买的十几本厚书给宋长安拿过去,听宋长安说,这都是秋闱要考的。
宋长宁买书的时候,还悄咪咪的瞅了几眼,好家伙,这都是些繁体字的四书五经,还有什么九章算术、诗词歌赋总集。
“这是笔墨纸砚。”一沓厚厚的宣纸放在桌子上,两方黑黝黝的带着清香的墨、三根毛笔、砚台,十分齐全。
宋长安是识货的,他看着这些笔墨纸砚,惊讶道:“长宁,这些东西……很贵吧?”
他们如今的科考要考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书法十分重要,他以前买了不少宣纸来练字,因为宣纸耗费量大,他舍不得买贵的,一向都是买最便宜的,纸张十分粗糙不说,毛笔写上去还炸字。
就是字周围起毛边边。
看上去不好看极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