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见(1/5)
孟津的彼方有些云雾,夜凉如水,一似去秋时。渺渺银河浪静,显现出晚间的祥和,时间已经不早,皇帝的丧期也过了,洛阳的百姓开始如常早歇,宫中侍中皇甫坚寿却悄悄溜出了城池,他年龄不大与董卓相仿,从父征战黄巾时便结识了董卓,一直引为挚友,但皇甫嵩不喜欢董卓,看着儿子成天在军中跟着对方鬼混,一怒之下就把皇甫坚寿送回洛阳当官去了,原以为只是一次小别离,但叛乱四起,此后父子俩却是一直没有联系。
这位在史上磕头救父的孝子在路上显的有些狼狈,因为父亲的缘故,他们皇甫家在洛阳并不受待见,没有护卫和亲兵,府上的随从更是异常稀少,导致皇甫坚寿想出城还得自己拿钱去打通各路关节,一天奔波下来总算出了城,但想到自己还要骑马去孟津不免就有些苦笑……
从他小时候开始就有很多人说他类父,早晚也会踏上武将这条路,他却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一直猜不透父亲在想什么,所以当年在军中和着平辈的董卓交好让自己能走上这条路。
但他最近总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偏离原本那条要走的路了,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前路粉碎重新造了一条新路……
“我的归宿在哪呢”他自语道。
一个人策马而行了许久,看着远处逐渐有了火光,才知到达孟津了。
军中的许多老兵都认得这个元帅之子,通过几处军帐后却被告知大帅不在营内,已经去文陵大概两个时辰,皇甫坚寿不得不又转头向文陵奔去。
一路上很是愤慨的,中平军还未到时洛阳关于皇甫嵩要造反的流言就已扩散开,那时朝中却还有卢植,王允等为他说话,但打破孟津关后就再也压不住群臣的质问与怒火了。
他很想问问父亲到底要干什么 皇甫家世代忠良,恪守边疆,如今天下乱世将起,怎能在这种时候造反
未多久,文陵便展现在他眼前,见到领军的副将曾是雁门的老相识,对方也笑呵呵的放行为他开路,除了近处冀州骑兵的火把,山中还有一处微弱的火光,皇甫坚寿知道那必定是父亲还在先帝墓前祭拜,于是跨过守灵军的田坎,向着耸立的石台走去。
片刻,眼前就已出现了老人披甲站立的身影,只是台阶下的不远处还站着一人,穿着皇甫府上早已被下令撤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