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蓝玉连打10期广告,暴露家底!(1/4)
实际上,秦洲公报在后面的很多期大版面的广告,都没有突破5万。
而第1期,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么高的价格,也是商人们非常重视第1期效果的缘故。
毕竟,第1名往往容易被人记住。
广告效果,直接拉满,而后面第2期第3期随着广告越来越多,看报的人就麻木了。
所以,第1期的效果顶得上10期,价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像其他人推算的那样,单靠这版广告,就能年入三千多万,实则有些夸张。
但从齐王府的具体账目来看,赚个千八百万,问题是不大的。
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已经非常夸张。
当然,前提是秦洲公报,要持续具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
七彩糖果推出的旋转棒棒糖,在欧洲有不错的销量,赚了不少钱,但是秦洲和大明王朝本土的市场,一直没有打开。
秦洲的孩童数量整体就偏少,因为前期到秦洲进行开荒的人员,全都是成年人,也是在秦洲局面稍稍稳定之后,才开始出现拖家带口的情况。
秦洲的男性数量,远远大于女性数量,生育规模不够,这边的糖果没有打开市场,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大明王朝本土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拥有大量的人口,孩童的数量也非常多。
这么大的一个空白市场,始终无法打开,是有些可惜的。
七彩糖果的老板,背后是一个传统的商业大族,世世代代经商,他看到了秦洲公报的影响力,之前,就在秦洲公报上刊登过文字广告,总共花了几千两银子,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单凭文字广告,像这种糖果生意,很难打动人心。
这一次,七彩糖果的老板特地要求,秦洲公报要配上图画!
秦洲公报也果然很给力,直接给配备了彩色的图画,将糖果的诱惑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旋转棒棒糖也一炮走红。
七彩糖果花费了10万两白银,在秦洲公报打了一期广告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大明王朝。
连很多根本不看报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七彩糖果的旋转棒棒糖。
广告一经刊出,就有不少商人,到齐王府的商行,联系七彩糖果的老板,下达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