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投降赔一半(2/4)
老祖宗们很有意思,也很有执念,不管是谁,也改变不了他们种田、修房子的基因。
刘福是弘治六年上任,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葺天津卫。
不仅换上了全新的厚重的城门,还把土墙加宽加高,还在土墙的外面砌了一层青砖。
四门分别命名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津城四门之外各有美景,占了天津八景的一半。
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以及瓮城。
刘福建城,完全是按照应对苦仗、恶仗、硬仗的标准,打造的天津城。
因为这地方一直都是军事设施,所以没有文官、也没有行政区域划分。
再加上弘治年间,天津卫的海上倭寇不是很猖獗,女真诸部也都被按在地上摩擦,所以天津城逐渐的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再加上一座城的日常维护,也是天文数字,朝廷也在不断的削减天津卫的开销。
给钱给的少了,刘福肯定不同意。
他坚信,天津卫是海防重地,将来一定有大用。
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朝廷没给刘富钱,天津卫就逐渐荒废了。
这一次,刘福上疏建炮台,理由也很简单,小八嘎们在海上逐渐成了气候。
请求在在西沽、唐家湾、北仓、韩家树、蔡家口、榆树坟、疙疸、羊家井,以及静海县一带,每一里设立一处炮台,每座炮台上设轰雷炮两座。
并且提出一种十分前卫的火炮造作程序:二人操作,二人瞭望,二人司火,二人拽线。
基本上,和现在的炮手差不多。
这种想法肯定是好的,可细细算下来,需要打造几百处炮台,上千门轰雷炮。
还有杂七杂八的武器装备、人员配置、军粮饷银什么的,全都加起来可就是天文数字了。
“想法是挺好的。”李牧抿抿嘴,“但是……”
“但是什么?”朱厚照不理解,“刘福这个人怎么说呢……只要钱到位,啥都能干废!”
“我的意思是,与其被动防御,为何不主动出击?”
李牧放下手中的奏疏,“倭寇这东西和海禁有关,很多人名义上是倭寇,实则他们都是大明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