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引水工程(1/4)
赵峥不慌不忙的拿出另一卷纸,铺在石上,指着图上的画说道:“各位乡亲莫要奇怪,这是水车,在靠近岸边的水中修一小段堤坝,可以令堤坝与河岸间的水流更加湍急,再次建一座水车,水流冲击桨叶带动水车转动,在水车外端装置竹筒,随着水车的转动,每个竹筒都能舀起一筒河水到水车顶端,流入引水竹筒。”
“这倒是好办法,这水车倒是十分巧妙,在我们北方却是少见。”一个黄脸的汉子赞叹道。
“这位大哥说得是,这种水车在南方多见,多以竹木做成,好用得紧,我们这里山上竹子也多得是,我已绘下图纸,仅需找来木匠按图施工即可。”
“木匠那还不是现成的,我这兄弟就是我们那里有名的木把式。”张大彪听了笑着拍了下那刚刚搭话的黄脸汉子一把说道。
“那敢情好,这位大哥可以帮着参详参详这份图纸,说着又拿出一卷图纸,画得是水车三视和节点大样图。
那汉子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图纸,嘴里说着:“东家,可不敢当,小人杜松,自愿为东家效劳。”打开图纸一看却是从未见过的绘图样式,却尺寸标注清晰,竟把一座水车样式交待得明明白白一目了然,不觉心里对这位新东家又佩服了一分。他看了看图纸,不觉眉头皱了起来,开口问道:“东家,小人愚钝,这水车高三丈有余,按东家解释可将河水提高至三丈许高度,可是此次到河面却有近十丈,这水不还是提不上来?”众人听他这一说,纷纷疑惑地看向赵峥。
赵峥淡淡一笑,胸有成竹地笑道:“是啊,我也想造个十余丈高的超级水车,可是这材料和水流却不允许,按我测算的水流流速,驱动这样一座水车已经是极限了,这水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把水引上来,而是把水引到这坡底下。”说着赵峥将众人的视线引回石上的图纸,接着解释道,“我们需在这坡下修一个水池,三丈的高度可满足将水引入坡下的要求,我们只需沿途架起竹管即可。”
“可这水池的水又怎么引上坡来?”杜松不解道。
“你这懒骨头,我们在这架起辘辘提桶来打水不就是了,这比劳什子一担担挑已经省了很多功夫了。”张大彪听到这里已经喜不自胜,听杜松的问题不以为然地插话道,杜松被他说得脸上一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