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致富经(3/5)
多少劳作,众人围住赵峥,纷纷请求用这东西给自家磨面,赵峥自然来者不拒,只不过天下自没有免费的午餐,磨面自要收加工费,但结算方式非常灵活,麦子论斤兑换面粉麸皮、直接留下面粉麸皮、收铜钱、甚至帮着辽民开荒都可以,有苟延年把关,赵峥自不担心亏本,只嘱咐他价格不可定贵。
磨坊不需多少劳力,让苟老安排了一户缺少劳力的辽民,一个老妇带着半大孙女就支应起了磨坊的运作。
磨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原本忙完夏收转眼就要准备水稻的种植,所谓抢农时就是指的这个,现在不费几个钱却省下劳力时间,父老乡亲纷纷找到赵峥道谢,家里有余粮更是,蒸了馒头来谢,赵峥也有感于乡亲们敦厚,似乎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空存在的意义。
不出三、五日,四里八乡的乡亲也闻讯前来看热闹,与之前的旱厕一般,临近的农人多有运来麦子过来磨面的,磨坊里的机器昼夜不停,老寡妇笑着抱怨实在忙不过来,磨坊给赵峥带来越来越多的收益,所得收益也按照赵峥的要求,按市面最高标准核算人工、物料,变成参与辛苦劳动的社员们每家每户实实在在的粮食和钱,待得前期投资补偿完之后,磨坊产生的纯利就都是公社的收入了,计算着磨坊的产出效益,瞬间让赵峥觉得盖厕所的生意不香了,梁老汉还是适时地提醒了赵峥,这磨坊也就是夏末秋初这个时节忙碌,过来夏收,生意也就不多了。
外村人眼见水车和磨坊羡慕不已,临近的村子由村长、族老出面,求赵峥给他们村也做一个,即便是这季来不及用上,待到下一年就有大用了,更有人见赵峥那被叹为奇迹的高地取水之法,正解种稻汲水之所需,虽说宋代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但是这水车也不是看两眼就能仿制的,更别说架设虹吸管,但这又给营建坊带来了大笔的订单。
赵峥从梁老汉那里意识到磨坊生意的周期性,开荒虽然重要,但从收益上讲却是回报周期比较长,营建坊接到的订单倒是来钱快又多的项目,有必要调整调整业务重心了。
于是他找来几个主要负责人开会。
赵峥先讲了当前的形势,之前盖厕所赚的钱,基本上都花在了买地、买粮、造水车磨坊上了,现在营建坊这里有盖厕所的活儿,但更赚钱的则是接到的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