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村宴(2/4)
作灵活可靠,扳机力有点大,对精确射击影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好处则是不容易走火,为了结构简单可靠,赵峥是没做保险的,这对于要靠手动拨开击锤的手枪,其实也没有必要。
看起来六支测试枪都能用的样子,现在就差弄到硝石做出发射药了,赵峥对自己这个划时代的创造还是非常期待的。
铁匠铺的生意持续火爆,按赵峥说的法子,陆陆续续从应聘者中招来十来个成年工人,听了老爹的建议,还招了四个十来岁的学徒,都是其他村的半大小子,其中有一个也是辽国迁来的。对于一月三贯钱的工资,外加一天四个时辰,做五休二的工作制度,引来不少羡慕惊叹,只是限于目前的生意规模,这点人手也是够用了。
杜松已做了周边沿河十数个村子的水车工程,这特色的旱厕也在周边推广着,修个旱厕也就需要两个工人一天的时间,成本不高,赵峥现在有钱,倒没想再考修这厕所赚钱,反而让杜松把修旱厕当做水力营建项目的赠品给新开发的村镇,不过并不是给每家每户都免费修,而是得到村里同意,在乡民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修个公共厕所,每修一个厕所,统一在墙上刷上“梁氏铁器,价廉物美”的大字,也不管乡民是不是能看懂,赵峥相信看得多了自然会明白意思,广告就这样简单直白粗暴就好。
赵峥原本还打算“发明”厕纸,跟旱厕搭配,没想到第一次去镇上就在集上找见了草纸,这种用稻草为主原料制作的纸张质量粗劣,并不适合写字,但用做卫生纸却是合适,价格又是极贱,一文钱就能买一大摞。问了摊主,才知道用这纸拭秽(擦屁屁)自唐代就有,只不过读书人多秉承“纸张圣洁,不可拭秽”的思想,多数不被提倡,而乡野之间,往往并不讲究卫生,需求亦不旺盛,故而产量也不大,还没有流行起来罢了。不管别人喜不喜欢,赵峥可是乐坏了,掏出钱买下摊主所有草纸,还跟摊主谈好价钱,要他持续供货。自那以后,每个修厕所的客户,赵峥都免费送上一大摞草纸。
薛大郎的工场扩建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过程中虽有点小波折,但跟着杜松也发了财的薛大郎也给了赵峥一个惊喜,他竟然在赵峥土法水泥的配方基础上,找到了大量生产的办法,根据他自己摸索出来的,改进了赵峥的配方,开始源源不断地生产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