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去,还是留(2/4)
时代的历史不甚了解,所知无外乎出自中学历史教育和《杨家将》、《水浒传》,一听姓岳,自然而然想到了大英雄抗金名将岳爷爷,但他对岳飞的生平事迹所知寥寥,现在北宋未亡,谁知道岳飞在哪里,是否出生他都不确定,但听得李龟寿说起英雄人物,赵峥觉得果如老话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无论历史是否记载,这个民族总是会有千千万万有名或者无名的英雄人物,无论结局如何在关键时候展示出他们的能力和气节,这才使得华夏文明千百年来饱经磨难却延续直到新中国,此刻他才对前世自己听过学过无数遍的“为人民服务”、“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有了更真实切身的体会。
“李先生,照你说官军如此软弱,金人强横,我等小民都能看出,那朝廷上那些大人们还有金人肯定看得比我们更清楚,现在辽国被打得几乎亡国,若是金人趁势打来,却会如何?”赵峥问道。
和远在东京的百姓不同,河北自立国以来就是国防前线,虽承平百年,但朝廷一刻也没松懈这条国防线的建设,大范围的疏浚水系,植树造林,改旱地为水田,无不是为了增加北方军队入侵时行军交通的难度,人工设置的障碍,其代价就是令河北两路百姓深陷沉重的徭役赋税,挣扎在破产边缘,对此民怨已久,普遍的对北方局势更加关心,因为一旦有变,自己的家园就会变成战场,事关身家性命,其他几人听到赵峥的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心中忧虑又扑灭了刚刚被一个英雄好汉带起的希望,希冀着从李龟寿嘴里听到自己期待的安心话,尽管这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但却是最真实的心理。
“呃……这……”李龟寿倒似乎是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他意识里宋金已结了海上之盟,虽不时有些嫌隙,但按惯例无外乎给些岁贡,连年征战,金兵虽强,辽国也灭亡在即,可立刻就来南侵,纵是李龟寿这个老军务也认为金兵当休养生息几年,即便要来南侵也是几年后的事儿了。想了想对赵峥说道:“东家,金兵虽强但崛起太快,辽国国君尚在,耶律大石也是一代名将,辽国虽大势已去,却也没那么快败亡,若金兵真的背盟攻来,大不了也就是劫掠一番,就像在燕云,金兵虽能攻城略地,却没法守,还得用着辽国降臣帮他管着,我看着这金国没个几年,别说攻我们大宋,就是要彻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