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扫盲班和简化字(2/4)
采用简化字,社员们学写也就只要求会写简体字即可,横竖打不了跟现在一样,要往外写信再请先生们代写,但这样咱公社内往来文书却是会方便不少。”赵峥解释道。
“社长言之有理。”苟延年点头赞道。
玉娘想了想,也没有反驳,点头继续道:“其二,华夏文字源远流长,自先秦小篆,通行全国,历代更迭,以成当世之正体,其中自蕴含文化之精义,文字之美,我见社长所写简化字,‘愛’无心,‘親’不见,‘鄉’无郎,倒是把字中意喻消解了。是否还需商榷?”
别看玉娘就是个饭铺老板娘,论起家世却也有点说道,大约二十年前,蔡京鼓捣宋徽宗搞了一场,对曾经政敌赶尽杀绝的北宋文字狱,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元佑党籍碑”,就是以元佑年旧党人物,为目标,不仅从政治上赶尽杀绝,就连存世的文字都要毁禁。
碑上刻着三百零九个人名,其中不乏赵峥这个现代人都耳熟能详的司马光、苏轼、苏辙、文彦博、范纯仁、秦观等旧党之人,更是把蔡京看不顺眼要从政治上彻底打翻,踩上五百只脚的人,冠上“元佑奸党”的名号,凡是上了这“黑名单”的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特许,不能内徙。
而她祖父陈察,御史台一个寻常谏官,就因为早年得罪过蔡京,竟落了个榜上有名,当时还不满周岁的玉娘便在襁褓中跟着祖父父亲被贬去了岭南。万幸这一闹剧仅持续了一年,陈家人得以返回原籍,但短短一年的贬谪生活,加之老人家忧愤难平,在返乡的路上便驾鹤西去了,他父亲也身染恶瘴,绵延十数载,卧床不起,原本她祖父就做的是个小官,再经这么一折腾,更是落了个支离玻碎,家道中落。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玉娘慢慢长大成人,她家虽是破败,但也是书香门第,自小便读书识字,尤其写得一手好字,到了出阁年纪,家已破败与贫民无异,终是去年下嫁了田家。
论起文学上的修养,赵峥那是拍马难追这个小女子的。玉娘这么一说,这点赵峥倒是没有想到,一时倒是语塞。
却听李龟寿摇头道:“小娘子所言差矣。当今我等书写之正体字源自汉隶书,本是承袭秦小篆之简化改良,秦相李斯之所以创制小篆,乃因先秦时,诸侯割据纷争,‘言语异声,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