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继续变革(6/7)
这却也有些头疼。
对这些情况,唐枫通过各种渠道都得到了掌握,他知道要一下子扭转百多年来大明百姓对军队的看法很不容易,能让他们不那么抵触已经很是难得了,便不再拔苗助长,只等着用时间来使这一制度完全地被天下人所接受。
解决军事方面的问题的同时,唐枫的目光还落在了更大的一件事情——农业上。中国向来以农业大国自居,而在更早的大明时,更是有八成以上的百姓是农民,没有一件事情比让农民得到实惠更重要的了。
虽然前些年由沿海地带引进的一些新的作物在东南一带的种植情况很是乐观,可是在中原地区,因为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新作物并没有得到百姓们的信任。他们祖祖辈辈都靠着种五谷为生,现在突然跑出这么些从不曾见过的作物来,这让百姓们如何能够放心地种植呢?所以虽然这些作物的种子已经传到了中原各地,可实际上种植的却不过寥寥。
唐枫也明白百姓们的保守思想,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要想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突破,就必须将这些新的作物也一样大面积的种植下去。但他又不好用强硬的手段命百姓们照自己说的做,那就只有用一些委婉的办法了。
好在随着对海禁的开放,以及商业的兴旺,大明的国库已足够充盈,唐枫便借此而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各地衙门都传下了话去,只要有那肯尝试着种植玉米和甘薯等新作物的人家,官府一律补给他们足够一年所需的银两和粮食,另外还会相应的减少部分的税赋。
如此一来,果然大大地增加了各地百姓的兴趣,既然官府能负担一切,而且少交不少的税,百姓中不少胆子大的便作了尝试。他们从官府手中拿到了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并且签下了文书,就这样农业方面的改革也开始了。
许是老天也想促使唐枫的改革能够成功,居然在这一年里没下几场雨,但天气却很是寒冷,这导致了原来的作物都欠收了。但很是好养活的甘薯等物却不曾受影响,产量还远高于一般时候的小麦等粮食。
这一下,有着鲜明对比的两种作物自然让百姓们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次年不用官府的宣传,大部分的百姓就很是自觉地选择了新的作物,而且朝廷的保障这个时候还没有了。
几件改革都获得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