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应该事事以小爷爷为主才对(1/4)
提起沈鸣珂怎么知道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还真要感谢《步步高升》这本小说。
原著中许以默作为穷书生,赴京赶考,不巧得罪了京城内有名的衙内,被打了一顿,流落街头。
三味书斋老板女儿见他可怜,不但施以援手,还雇他抄书助其大考。
当然,期间二人发生多少暧昧缠绵之事就不提了。
许以默大考得中探花郎,被丞相之女——也就是他现任妻子看中了,于是喜提小登科,成就一段佳话。
不过他也是有恩必报之人,想出了活字印刷术教给对方,不但使三味书斋成为京城第一大书斋,还得了一位死心塌地的红颜知己。
作者花费大段笔墨描写了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使得沈鸣珂升起了考究的好胜心,于是去网上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而且还在diy自作社里实际玩了一把。
由此,她也了解到活字印刷术真正的改进者和推广者王祯。
“娘,您要做那么大的木桌子?”沈志光比划了一下,“直径七尺要这么宽了!”
沈鸣珂点头,“对,认识的木匠会做?”
沈志光顿时拍胸脯,“薛大他爹是十里八乡出名的木匠,娘您忘了,当时咱们家里的那套博古架还是他打的呢!”
沈鸣珂假装恍然大悟,“是他啊,那行,麻烦请他来一趟吧!”
沈志光连忙应声而去。
待到次日薛木匠带着儿子上门,沈鸣珂就交代了大概样式,双方谈拢了价钱和工期后,就签了合同。
因雕刻字样是极费时间的事儿,所以沈鸣珂就暂且抛下不管了。
这日午后,倒是孟夏愁眉苦脸地找了来,“娘,家里银钱不多了。”
沈鸣珂道:“你那里还剩多少?”
“不足三十两。”孟夏偷偷瞅了眼对方,低声道:“大伯丹参不断,每月就需二十两,加上四叔在县学的打点开销,也需五两,如此一来,即便我与大嫂、小兰针线绣活贴补也远远不够。而且自打粮仓被烧,米粮都去买。娘,您可知镇上米粮已经多少钱了?”
“多少?”
“已经翻了近十倍,三千钱一石。”
沈鸣珂吓了一跳,一贯铜钱七百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