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农具(2/3)
桌上分左右展开,低头看去,原来是两张器械图布,一张似乎是耕犁样式,另一张好像是翻车样式。两张图他都能看出是何物,但两者皆与当今正在使用的样式不同。他摸不着头脑,只好面带疑惑地看着杨清,等待对面之人解惑。
杨清伸出右手指着左边的帛布解释道:“先生,此乃清制作的耕犁,因其辕曲,故唤作曲辕犁。”又指着右边道:“这是清改进的一种翻车,比行之于当世的更加轻巧方便。”
上任也有半个多月了,主簿的职责已经理清楚,丞相府的工作也适应的差不多了,杨清觉得是该将向诸葛亮承诺的翻车、曲辕犁造出来了。此时还是十月,蜀地的冬小麦还未播种完毕,正好可以用之一试,以便明年开春大规模的运用。
杨清也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诸葛丞相,诸葛亮很是赞同和支持,当他提出要寻找一位巧匠时,诸葛亮就向他推荐了蒲元。本来杨清是想请诸葛亮或黄月英参与制造车犁的,没曾想推荐了蒲元,这才让他想起这位三国时有名的大匠,有蒲元制造当然更好了。
蒲元听完杨清解释,眼露精光,虽然他最擅长的是铸造刀剑兵器,但农具他也会啊,耕战之器的作用他不会不明白,此刻听得有更先进的农具,他急忙道:“还请主簿仔细讲讲。”
“蒲公唤我表字明之即可。”杨清乘机拉近了两人关系,就将翻车和曲辕犁的制作原理和优点详细地向蒲元道出。
其实当今世上已有长直辕犁行于世,但这种犁起土费力不说,回头转弯也不甚灵活,因此耕地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而曲辕犁就是将当前的长且直的辕改为短又曲的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便于调头和转弯,而且使犁架变小变轻,从而使人操作灵活,达到节省人力和畜力的目的。
曲辕犁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组成,相比以前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农人推动犁评,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曲辕犁的犁箭、犁评和犁建三者结合既可适应深耕又可适应浅耕,而犁壁不仅能破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如此一来精耕细作便可实现。
而翻车已于汉末出现,相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