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就这个条件(1/4)
幽河县的乡绅一直偏安一隅,早就习惯了安逸,所以根本就没什么野心。
而黔州那些商人,虽然见识比较广,可要想做大做强的话,肯定得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幽河县,又怎么会放心拿出这么多钱来?
最后,陈知山又把罪恶的目光放在了吴江等几个粮铺商人身上。
之前陈知山对付刘老三的时候,找了黔州几个粮商,从他们那里买粮。
直到现在,他们依旧是幽河县的粮食供应商之一。
这几个人听说陈知山叫他们,哪里还敢耽搁,立刻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坐车马车从黔州赶来幽河县。
其中有吴江粮铺掌柜吴江,蔡氏粮铺的掌柜蔡审,锦和粮铺的掌柜孟至,曹家粮铺的掌柜曹元亮,润丰粮铺的掌柜邓泉,还有负责卖桑树扁担的金尚心。
这几个黔州商人,都是最了解陈知山性格以及知道幽河县底细的,所以他们应该能放心投资香皂。
把他们叫到县衙大堂,陈知山坐在堂正上方,几个人分坐左右两边。
“陈大人,您的意思是,想把香皂的生意交给我们去做?”
和陈知山接触较多的金尚心说道。
其余几人脸上都带着思索和诧异,他们虽说是身价底蕴丰厚的商人,可都只经营粮铺,没有插手其他生意。
而金尚心是农具商人,也只卖会卖农具,没说去卖其他东西。
因为各行各业都有代表性的商人,他们就算想越界,也很难分到一杯羹,做到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容易得罪人,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于精明的商人而言,肯定不会去做。
现在要发展到其他行业,肯定需要很多本钱,更重要的是宣传这些,花费的成本怕是很多。
陈知山翘着二郎腿,淡然道:“香皂的事,相信大家也知道,一经销售之后,就受到了百姓的哄抢,多的我不敢说,就只说一句话,十文钱的成本,可以制造出五个普通香皂,或者三个精品香皂。”
“十文钱,能造出这么多?”
谁都知道,普通老百姓用的香皂要二十文,这就是所谓的普通香皂。
而精品香皂,就要一百文,要是十文钱的成本能造出三个精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