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腰间宝剑血犹腥(7/9)
,惟有刘基默不作声。
皇爷于是征求基之意见,刘基认为大敌乃陈友谅,只需消灭此人,天下大事可定。皇爷亦如此看待,遂决心决战陈友谅。
陈友谅虽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外强中干,只需一场,便要一败涂地。
一番磋商,皇爷与刘基定下诱敌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之策略。
时有皇爷部将康茂才与陈友谅乃是老友,皇爷命其修书一封,派人送至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称其会在江东桥内应,陈友谅果然上当。
六月二十三日,陈友谅率水军赶至应天郊外江东桥,惊觉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水军无法通过,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皇爷令旗一摇,千军万马奔袭而出,陈友谅大败。
皇爷随即收太平,占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
次年八月,陈友谅攻下安庆,殊不知自己已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趁着陈友谅出兵之机,皇爷率军直取陈友谅老巢江州,陈友谅惊慌失措,逃往武昌,皇爷顺势攻克江西及湖北诸地。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皇爷求救。
皇爷率军赶到安丰,看似大军尽出,实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乃为诱陈友谅出兵也。
陈友谅中计,决意反攻,于是不顾将士反对,率兵进攻洪都。
洪都本不可久守,但此地乃战略要地,关联天下,万不可失,于是守将朱文正奋死拼搏,每阵必当先,使得士气大振,军心可用,终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
时人赞曰:宋有岳武穆之岳家军,金人言称撼山易,憾岳家军难,今亦有洪都之兵,坚若磐石,重如泰山,千军万马难破之。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皇爷得胜而回,麾下兵马已达二十万之多,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撤出洪都围军。数日后,双方于鄱阳湖展开决战。
此一战,共历时三十六日,陈友谅部终不敌,或溃散逃离,或弃暗投明,陈友谅亦被乱箭射死。
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百官推举皇爷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吴王令旨’发布命令。
两月后,皇爷再次来到武昌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