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话 募兵一事(3/4)
报复,多募集一些是好的,这点士卒老夫还养的起,传令,往后每月多给雁门调派五层粮响。”
看到文官还欲说些什么,丁原直接道:“往后关于雁门募兵一事,无需在上报了,让各郡县配合就是。”
……
如果此刻丁原知道陈风要组建的是万人的大军,怕是丁原就笑不出来了。
阴馆雁门郡守府内,陈风正坐在上首位,手拿茶碗轻轻的呷了一下便放于案上。
旋即笑着问道:“公衡来雁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这雁门如何呀?”
堂下坐于左侧的是韩庸,右侧是来了阴馆有段时间的黄权,公衡即为黄权表字。
这段时间黄权从上到下的把整个雁门的情况打探了一遍,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很多事情自己看到了和听到的感官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陈风种种政策之下,雁门的百姓也呈现出兴兴向荣之态,特别是针对商业一事,陈风并没有传统的重农抑商。反而降低商税,鼓励经商,并且开出了种种对商业的政策,也在逐渐的吸引着各地豪商往来雁门。
虽然现在一时半会看不出好处,但是长久下来必定能改善雁门的凋敝之象。
其次便是军队方面,陈风也放手韩庸让他带着黄权随意进出兵营。
看着训练有序,军容整洁的新兵,黄权还是很惊叹的。这才训练多久的士卒,军中有练兵能人啊。接触下来才知道,很多对新兵的约束和条例都是陈风一手制定的。
对于练兵来说,陈风并不擅长,但是他知道后世军队对于新兵的一些要求和规矩。只是直接搬到这里,并交代给高顺选用而已。而高顺瞬间就从中领会了很多要意,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在哪个时代都是最受欢迎的。这在黄权眼里,就是侧面的证明了陈风的用兵之能,识人之能。
听到陈风的问话,黄权起身一揖,回道:“将军大才,非吾所能及!”认可能力是认可能力,但是前几日观陈风对宦官的热切程度,和父亲一样以清流自诩的黄权并不愿意与陈风一道。毕竟他的父亲黄琬便是遭受十常侍迫害的。故而回答也并不热烈。
陈风对于黄权还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此人在历史上也颇有名气,本以为是益州人,没想到是黄琬之子!不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