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批发市场,进货(1/3)
比赛在明天。
蒋开庆作为团长,来了省城之后就是开不完的会。
基本上都是明天比赛要注意的事项,然后今年开年以来文工团的工作汇报等等。
因此下午是自由时间。
不少小姑娘们结伴去长江路买衣裳,讨论着现在流行的花样,还有烫什么发型最时髦。
九十年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最开放的一代。
穿衣自由,言论自由,因为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因此接触到的负面情绪较少。
人民们的精神高度满足。
程易走出文工大院,看见不远处的树林下,有大学生在拉着手风琴,对面站着一个穿着红色伞字裙的姑娘,认认真真的唱歌。
是苏联的歌曲,弹舌晦涩,旋律却优美好听。
程易走到到路口,人群多了起来,他拦下一辆人力三轮。
“去哪儿呀?”
车夫问道。
程易笑着道:“江北批发市场。”
“好嘞!您坐稳!”
四十分钟后,车子停下,程易抵达批发市场。
“两块钱!”
车夫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咧嘴笑道。
程易也没含糊,从口袋摸出两块钱递了过去,一跃下了车。
江北批发市场是江城内最大的批发市场,从八十年代开始红火起来,直到如今。
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开始冒头的时候,很多人做批发都是偷偷摸摸的。
从羊城那边捯饬货物过来,来江城卖,都是小巷子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生怕被逮着说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可是九十年代不同了。
尤其是省会城市,接触的信息渠道多了起来,思想开始空前大解放。
在村子里还有做生意丢人的想法,可是到了省会城市,这思想反倒不常见了。
满大街都是做生意的,丢谁的人?
挣不着钱才丢人!
程易理了理衣服,又将挎包放到胸前,塞进皮带里,时时刻刻能盯着, 他这才走进人流中。
道路两边都是林林总总的店铺,不少店家还弄了两张长板凳,上面放着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