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蒸汽车组(1/3)
这一天库伦的天空下起了小雪,预示着凋零的冬季来临。但这一年的冬季,柔然人却依旧忙碌,随着汉地的高粱酒输入,在铁路线上干活的好汉子们,每天都能有二两小酒喝,窄铁路的进度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草原上的妇女们也有了自己的营生,雨后春笋般的毛纺厂大量的需要女工,以至于女工的月钱都长到了2元一个月的水平。除此之外,乌苏里将军夫人的工厂每人每月还发二斤宣化果酒,这种宣化水果酿的低度酒最受柔然女工们的喜爱,以至于其他商人开的工厂也向宣化订购这种果酒,又让宋铁赚了不少钱。
对普通柔然人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以前大家都是家无余粮,家中的老人遇到荒年还得自己去山上喂野狼。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大家也得靠着王公老爷们的善心过日子,但今年的情况不同,土谢图汗远遁熊国,车臣汗被押往宣化,现在大家只能跟着乌苏里将军府的指示过日子。
于是人们神奇的发现,夫妻二人到新办的工厂打工每月就有五个银圆的收入,这些钱足够带两个老人的四口之家过上温饱不愁的日子,省着点的话一家五口也不会挨饿。
有孩子的家庭,还可以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堂里读书,每月只要2角钱,除了识字还包一日三餐,最重要的是一身黑色立领中山装校服才要五角钱,比自己买布做一套还便宜,但这衣服只供学生,说是因为将军府只给学生们提供补贴。
对于实在赤贫的柔然家庭,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参军,柔然男女都可以报名参加义勇骑兵团。
虽然义勇骑兵每个月只有3元的军饷,但是吃喝拉撒军中全包了,一年四季八件套衣服,另外军中还有补习班免费教授识字读书,等于是把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包了。
唯一不同的是男子义勇有八个团,分住在土谢图地区和车臣地区的主要城市之间,而女子义勇只有两个团,所有女子都必须到库伦城报名参军。
但进入义勇骑兵团之后就都一样了,甚至于女子的待遇更好,这两个团的团长都是乌苏里将军的如夫人,都是女人安排的也就更加妥帖了一些,连女子天葵用的物品军中都有发放。
可能是两位夫人都是军中出身,她们治军很严,在保障有力的同时,对士兵的要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