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3/4)
“这……能行吗?”林毓秀问。
“怎么不行,我的学识总比蒙学先生好些。”林长济道。
“不是学识的问题,”林毓秀道,“古人常说,君子易子而教。”
林长济微微一笑,突然提问林砚道:“砚儿,姑母的话出自哪里?”
林砚搁下汤碗,脱口而出:“出自《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林毓秀目瞪口呆,这还是他的侄儿吗?
“什么意思呢?”林长济问。
“君子亲自教子,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就会动怒,父子之间一旦求全责备,就会变得疏远,是莫大的不幸。”林砚对答如流。
“这……”林毓秀张口结舌问林长济:“这些都是你教的?砚儿已经读到《孟子》了?”
“是啊。”林长济大言不惭道,又问林砚:“砚儿,爹有对你动怒,或求全责备吗?”
“没有!”林砚微笑,露出八颗洁白的皓齿:“爹爹温柔贤惠通情达理,比学堂里的先生可爱百倍。”
林长济嘴角抽了一下,有这么形容男人的么……
林毓秀只当做童言无忌,以她对侄儿的滤镜,说林砚是文曲星转世她都深信不疑。却还是不忘提醒林长济:“砚儿聪明,可也不要揠苗助长,读书就像盖房子一样,基础牢靠房子才能坚固。”
林毓秀被母亲培养的极好,知书达理,能诗会赋,若是嫁与良人,必然是夫妻同心,子女聪慧,顺遂美满的。可惜祖父和父亲当年一心攀附,害她身陷火坑。
“放心吧,姐,”林长济道,“我有数的。”
姐弟四人难得聚齐,又赶上大雨,长世不出摊,一家人热热络络的说家常,转眼便到了中午。他们说话的功夫,老元祥已经将鱼杀了,在火上炖了一个时辰,直接将砂锅端上桌来,奶白色的鱼汤鲜香扑鼻,又拿咸菜炒了个鸡蛋,蒸了一锅粗粮窝窝头。
饭菜简单粗陋,毓秀却险些落泪,多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顿饭了。
可世上有许多事,偏偏不遂人愿,正当姐弟闲话家常、其乐融融之时。
那日周家派来的婆子又找上门了。
元祥命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