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章(予铜簪)(5/6)
,确实不长远了。”
有官府的掺和,倒是很顺利,在路途上没费什么时间。
虞滢转回头,提起笔在纸上写上“永熹堂”三个字。
日子本就够苦了,现在还要多加赋税,这不是要逼着他们去死吗
百姓似乎也受到了鼓舞,毕竟也还是要过日子的,所以也没有低沉太久。
相对比玉县几家医馆的取名方式,虞滢是截然不同的。
周知县回来后,深思许久,才让人张贴告示,再派人去敲锣大声通告朝廷下达的诏令。
虞滢从伏危口中得知,诏令下来后,几个县的百姓开始闹事,各县的知县都头大不已,只能用武力来镇压,这才算消停。
停了停,又道“虽然不需要你来这里卖唱,但你是可以吹给我听的。”
伏危目光落在虞滢的侧脸上,从她那怀念的神色中,便知这名字对她意味着什么。
但因先前答应过百姓前种地后赋税,所以沈太守特宽限了三个月。
伏危难得休沐,与虞滢一同去参观医馆。
“好,我等着。”虞滢笑应。
伏危笑道“再让人弹一曲琴,还以为是在茶室。”
伏危接过,长指捏着铜簪再次簪入她的发髻之中,把她耳边的一绺发丝别到了而后,低声道“往后我再给你买银簪,金簪。”
他静默了一下,道“会是会,但琴贵,且我也要到衙门上值,你便是寻个人来学,也未必能学得会。”
听到伏危的话,虞滢也反应了过来,心头的火苗刷的一下就熄灭了。
或许是因时疫一事,百姓对周知县是敬重的,所以玉县没有闹事的人。
虞滢点了头,在心底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转头问他“对了,这回去郡治商议之事成怎么样了”
这事与伏危商量过了,他道他往后再去郡治,便会去查看。
二人脸上皆是笑意浓浓。
他目光落在桌面上的纸上,看到上边写着医馆支出,想起刚回来时母亲与他大概说过阿滢要开医馆的事情,他问“医馆打算何时开张”
她要赚富人钱,肯定是让人觉得是值得的。
伏危看到三个字,缓声道“熹字有明亮之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