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新故事(4/11)
,但出版社最终的收入肯定会增加,而且待遇提高,苏婷心里也会高兴,不会冒出这样那样的想法。
想到这里,主编咬牙道:“百分之三十就百分之三十。”
见主编终于肯给句准话,王静芳脸上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成,我马上给她写信,让她收到信后电话联系我。”
“嗯……”
主编点头,想了想又嘱咐道:“对了,你跟她谈新连载的时候,让她别画短篇了,最好能画成《知青》那样的大长篇,你也不用担心没有位置,只要她能画,什么都好说,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
王静芳脸上笑呵呵,心里却无力吐槽,觉得她们主编太会想美事了。苏婷一年画一个短篇都
难,他倒好,张口就是大长篇,最好全年无休。
让他做梦去吧,她做好自己工作就行。
……
因为苏婷之前透露过今年想休息,所以王静芳本来以为就算待遇提高了,想说服她画新故事也会费不少口舌。
但王静芳没想到,苏婷还真改变了主意。
只是新故事题材有点沉重,跟拐卖儿童有关,王静芳听后问:“你怎么突然想画这种题材?”
怕苏婷误会,王静芳特意解释:“我不是说这个故事不要,只是三火系列前两本都比较童趣,而这个题材太沉重,我怕读者接受不了。”
苏婷没隐瞒,三言两语把过年返程时火车上遇到的事说了:“我没有特别崇高的想法,就是想尽一尽自己的力量,至于风格,王姐你放心,新故事跟之前不会有太大差异。”
这一点在给王静芳打这通电话前,苏婷就考虑过了。
其实确定画这个故事后,苏婷想过重新开个故事,不画三火系列,因为这个题材太沉重,她也怕读者不吃。
只是沉重的故事往往小众,在八九十年代,国内涌现了很多作家,擅长刻画农民的悲苦,其中不乏佳作,获奖无数。
但这些故事往往提起来大家都知道,但读者却没有那么多,甚至还有不少读者是学生时代,被老师推荐去买的书籍。
换句话来说,这些故事读起来是有门槛的,读者就算不用多有学问,至少得能静下心来看一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