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人和人的互助精神(1/3)
邓村的人大多都姓邓,外姓很少,很多外姓也都和邓姓的人有着姻亲关系。但老人会的运作并不是家族的事宜,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责任制度。
每户至少出一个壮年且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会费。会费就是用于村里每场丧葬的开销布置,不够的部分就由亡者的家人再出。
有些事情不是用钱衡量的,而是通过感情。老人会的初衷也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在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帮助未来的自己。
这回死去的另一个人的家人已经不在了,但户籍和名字村长却是找了出来。亡者叫邓勇华,七十二岁。
邓勇华的父亲早就不在了,他的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哥哥。家人就是他的哥哥,前两年也没了。他的嫂子被侄子接到宜昌去住了,在邓村他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据说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干活受到点批评,心里想不开就开始暴躁打人,村里人说这是中邪了,疯了。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这是一种脑部的疾病。
邓勇华二十几岁长得高大威猛,又有这种暴躁的病症,村里的人都害怕,打鸣的鸡都曾因为吵到了邓勇华,而被他发疯似的徒手惯死。
家人和村民们一起凑钱给邓勇华去城里的医院看了病,医生确诊他得的是一种叫狂躁症的精神疾病。
邓勇华吃了药后人是好了不少,但村民们谁也不敢跟他走近。他自己清醒后也觉得可怕,从此就老老实实呆在母亲身边。
只是别说讨老婆了,就是工作他也不敢去。他看着哥哥结婚生子,看着老母亲寿终正寝,整个世界都和他没有多少的关系,陪伴他的就剩侄子每半个月寄来的药。
那药如今还在村里的快递处放着,要不是村民发现他的尸体,邓勇华的侄子还可能还会寄新一批的药物。
“那他侄子今天没来吗?”
施杞和陈洁朝里屋走。
“没来,不过说是给村长打钱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壮年的一代人大多上有祖宗,下有儿孙,他们作为中间延续的环节而存在着。
像邓勇华的侄子,给村长打钱就算是圆了父亲的作为兄长的责任了。
他确实没有必要回村里替邓勇华办葬礼的义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