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人和人的互助精神(2/3)
他也不是老人会的成员。
“钱是钱,感情是感情。”
“谁知道呢,我们就不要道德绑架了。”
邓村有着老人会的传统,没有后代的老人在邓村并不多见。
老人会的初衷也是人情上的互帮互助,村长在征询了陈洁父亲的意思后,将两个亡者的葬礼并在一起,也就是明天一起下葬。
施杞不久前刚见过灵堂,就在她住处的楼上。
那是南京城中家里置办的简易场面,克制的同时还要遵守城市和楼道的规则。湖北宜昌的夷陵区却是尽可能地还原着过去灵堂的大部分的细节。
木头的桌上铺着孝幡,手工彩扎,挽幛也是老人会的人自己制作的。相片也已经洗好了,放在灵堂桌上的正中位置,不过只有一个人的,是陈洁的爷爷。
村长只有一张邓勇华年轻时候登记的证件照,没有拿去放大。
施杞和陈洁按照村民的要求,将挽幛摆放在照片两边。屋子外人声高昂,不时还伴有喇叭和锣鼓碰触的声响。
“出去看看,应该是我妈请的锣鼓班子到了。”
红白喜事都会请锣鼓班子,因为是两个亡者,陈洁母亲请了八套锣鼓家业。据说是越多越有排面,越多越好。
锣鼓家业班子的人没有进屋内,他们被接应到了一旁棚子里,那是厨师班子刚刚搭好的场地。
场地里已经摆上了桌椅,锣鼓班子的人手拿着各自的家伙,有的是木槌,有的是锣片,还有的是喇叭。他们坐在椅子上有些哆嗦。
三个年迈的男人们提着煤炭盆子进来,给棚子里加点热气。
“你俩丫头去端茶。”
一个妇人给施杞和陈洁安排任务,施杞终于有活干了。
两人跟着妇人进厨房,里面摆放着一个个的空杯子,另一个妇人正朝里面倒茶水,陈洁的母亲也在其中。
“妈,这么多茶端到哪里去啊?”陈洁问道。
“给锣鼓班子的人啊,这叫筛茶。”
陈洁母亲解释着一边看着一旁妇人。她也是刚刚知道这些流程,见妇人点点头,心知自己没有说错。
锣鼓班子里的人喝着茶水,烤着炭火,棚子里的人进进出出,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